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考诗歌鉴赏的八种答题技巧.ppt
文件大小:818.5 K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千字
文档摘要

古代诗歌鉴赏的八种答题技巧;;一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方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鉴赏指导:

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人听了张立本之女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独步〞、“自敲〞、“清歌〞的形象和“凉〞“月如霜〞这此透露气氛特征的词语,在此根底上归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答案例如:;二、分析技巧型;;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2、比照衬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讳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白描:即不加渲染衬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修辞手法主要有: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较: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衬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在彼,含蓄蕴藉。;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例如;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假设置身仙境的情景。;;三、分析语言型;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

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四、炼字型;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例如:;参考答案: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五、一词、一句领全诗型;答题步骤

〔1〕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该词〔句〕在全诗所起的作用。;答题例如: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2005年山东卷〕;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比照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那么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六、情感、主旨型

;;;七、评价题型;;;八、比较评价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