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测试题带答案
1.选择题
(1)晁错是哪个地方的人?
A.秦地
B.颍川
C.洛阳
D.长安
答案:B
(2)袁盎在汉文帝时期担任什么官职?
A.中郎将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子舍人
答案:D
(3)晁错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C
(4)晁错被杀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A.吴楚七国叛乱
B.袁盎进言
C.景帝的残忍
D.父亲的劝说
答案:A
(5)袁盎的父亲曾是做什么的?
A.官员
B.商人
C.盗贼
D.农民
答案:C
(6)晁错在景帝时期官至什么职位?
A.太常掌故
B.中大夫
C.内史
D.御史大夫
答案:D
(7)晁错主张削藩的目的是什么?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C.增加自己的权力
D.长治久安
答案:A、B(多选)
(8)袁盎在汉景帝时期因何被查办?
A.诽谤皇帝
B.谋反
C.诬陷大臣
D.暗中勾结诸侯
答案:D(此题存在争议,根据不同文献记载可能有不同答案,此答案基于提供的
参考文章)
(9)晁错在汉文帝时期默默无闻,到汉景帝时期官运亨通,主要原因是什么?
A.晁错有才能
B.晁错与皇帝关系密切
C.晁错善于权谋
D.晁错善于拍马屁
答案:A
(10)袁盎和晁错在《史记》中的合传被称为什么?
A.《袁盎晁错列传》
B.《七十列传》
C.《史记》
D.《史记·七十列传》
答案:A
(11)以下哪一项不是晁错的特点?
A.峻直刻深
B.善辩
C.优柔寡断
D.受宠于景帝
答案:C
(12)晁错被太子家号称为?
A.智囊
B.谏臣
C.忠臣
D.能臣
答案:A
(13)晁错在孝文帝时上书次数为?
A.十次
B.二十次
C.三十次
D.四十次
答案:C(根据原文“书凡三十篇”推断)
(14)晁错死后,谁为校尉攻打吴楚军?
A.袁盎
B.邓公
C.窦婴
D.景帝
答案:B
(15)晁错父亲对晁错削藩的反应是?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D.不清楚
答案:B
(16)晁错在汉文帝时期担任的官职不包括?
A.太子舍人
B.门大夫
C.家令
D.御史大夫
答案:D
(17)吴楚七国叛乱以什么为名义?
A.清君侧
B.诛杀晁错
C.反对中央集权
D.争夺皇位
答案:B
(18)袁盎的性格特点是?
A.敢言直谏
B.善于权谋
C.老谋深算
D.优柔寡断
答案:A
(19)晁错在吴楚叛乱之际被杀,主要因为?
A.皇帝残忍无情
B.大臣们反对
C.袁盎进谗言
D.晁错自己犯错误
答案:C(虽有多方面原因,但此题为单项选择,根据原文袁盎和窦婴进言斩错,
故选C)
(20)晁错在汉文帝时虽不被采纳,但孝文帝对他的态度是?
A.厌恶
B.赏识
C.忽视
D.贬谪
答案:B
21-30题(略,可根据文章内容继续设计关于袁盎和晁错生平事迹、性格特点、政
治主张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选择题)
31.填空题
(1)晁错,字______,颍川人也。
答案:错(或无字,原文未明确提及)
(2)袁盎,字______,楚人也。
答案:丝
(3)晁错在孝文帝时,因其______得幸太子。
答案:辩(善于论辩)
(4)袁盎在汉文帝时期,因______而深得信任。
答案:直言进谏
(5)晁错主张削藩,认为不如此则______。
答案: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6)晁错被斩于______。
答案:东市
(7)邓公认为晁错之死,将令天下之士______。
答案:噤口,不敢复言
(8)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______章。
答案:三十
(9)袁盎与晁错在《史记》中的合传名为《______》。
答案:袁盎晁错列传
(10)晁错在汉景帝时期,因______而权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