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史记吴王濞列传》测试题带答案.pdf
文件大小:104.2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92千字
文档摘要

《史记?吴王濞列传》测试题带答案

1.题目:“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

,国用富饶”中“招致”一词的意思是?

答案:招引天下亡命者来的意思。

2.题目:将“今者主上兴于奸,饰于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变更律令,日以益

疏,亲九族,外以侵削诸侯,使臣不得安其郡国,恐能为患”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如今主上被奸臣所迷惑,被邪臣所蒙蔽,喜好一些小的善举,听信谗言

和奸贼的话,擅自更改法令,一天比一天对诸侯疏远,亲近自己的亲族,对外侵夺

削弱诸侯的势力,使得我们这些臣子不能安稳地治理自己的封国,恐怕这样会产生

祸患。

3.题目:吴王濞的人物形象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答案:吴王濞是一个野心勃勃、有智谋且果敢的人。他利用吴国的资源优势,

私自铸钱、煮盐,积聚财富,为叛乱做准备,显示出其勃勃野心;在策划叛乱过程

中,联合其他诸侯,制定策略,可见其有智谋;当决定起兵叛乱时,果断行动,毫

不退缩,体现出果敢的一面。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塑造吴王濞这一形象,如详细

叙述他私自铸钱、煮盐的行为,突出其积聚财富的野心;描写他与其他诸侯商议叛

乱的过程,展现其智谋;记载他起兵叛乱的行动,体现其果敢。同时,还通过描写

他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冲突,侧面烘托出其形象特点。

4.题目:《史记》的作者是谁?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答案:《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5.题目:以下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C.《史记?吴王濞列传》属于本纪部分。

D.《史记》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共3000多年。

答案:B。

6.题目:根据《史记?吴王濞列传》内容,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王濞利用吴国的资源优势,私自铸钱、煮盐,使得吴国经济富足,百姓不

用缴纳赋税。

B.吴王濞因为朝廷对诸侯的侵削政策,决定联合其他诸侯起兵叛乱,以反抗朝

廷。

(此题为选择题,需根据原文具体内容分析其他选项,此处仅给出两个选项作

为示例)

答案:(需根据原文分析得出,此处不提供具体错误选项答案)

7.题目:翻译“吴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

平地。’”

答案:吴国的年轻将军桓将军对吴王说:“吴国多的是步兵,步兵在险要的地形

作战有利;汉朝多的是战车和骑兵,战车和骑兵在平地上作战有利。”

8.题目:吴王濞起兵叛乱后,他的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智谋和果敢?

答案:吴王濞起兵叛乱后,他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制定策略,这体现了他的智谋

;在决定起兵时,他果断行动,毫不退缩,这体现了他的果敢。

9.题目:“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

险以令诸侯”这句话是谁对吴王说的?他的建议是什么?

答案:这句话是吴少将桓将军对吴王说的。他的建议是希望吴王在行军过程中

,不要攻占沿途的城邑,直接放弃它们,迅速向西占据洛阳的武库,食用敖仓的粮

食,依仗山河的险要来号令诸侯。

10.题目:吴王濞起兵叛乱失败后,他的最终命运如何?

答案:吴王濞起兵叛乱失败后,他逃往东越,但最终被汉朝使者利诱东越王所

杀,首级被送往京城。

(以下题目略,提供部分题目类型及示例)

11-20.题目类型:文言文实词、虚词理解及翻译。

-示例:翻译“擅变更律令”中的“擅”字意思。

-答案:擅自。

21-30.题目类型:文章内容理解及概括。

-示例:简述吴王濞如何利用吴国的资源优势。

-答案:吴王濞利用吴国的铜山铸钱,煮海水为盐,使得吴国经济富足,百姓

不用缴纳赋税。

31-40.题目类型:人物形象分析及作者写作手法探讨。

-示例:分析吴王濞与其他诸侯的关系及其在叛乱中的作用。

-答案:吴王濞在叛乱中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制定策略,他在其中起到了领导

和组织的作用,但各诸侯之间也存在利益纷争和矛盾。作者通过描写吴王濞与其他

诸侯的交往和冲突,进一步塑造了其复杂的人物形象。

(注意:以上题目及答案为示例性质,实际测试题应根据原文内容和教学需求进行

具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