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魏公子列传》测试题带答案
1.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而公子亲数存之;乃谢客就车,请数公子行日
B.公子引车入市;而公子亲数存之,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C.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愿枉车骑过之
D.愿枉车骑过之;今公子故过之行过夷门
答案:B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何功之有哉/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B.如姬为公子泣/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D.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嬴乃夷门守关者
答案:D
3.下列动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B.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C.(选项略)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愤怒)
答案:D(应为“遗憾”)
4.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的是:
例句:何功之有哉
A.句读之不知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与“独不怜公子姊邪”“独”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独子无兄弟
B.独畏廉将军哉?
C.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D.独与老翁别
答案:B
6.下列句子中与“不辞劳苦”“辞”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辞决而行
B.无一言半辞送我
C.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D.臣等不肖,请辞去
答案:C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矫:假托
B.勒兵下令军中曰。勒:约束
C.赵王扫除自迎。除:清除
D.高祖始微少时。微:卑贱
答案:C(应为“打扫”)
8.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公子贤”的一组是:
A.公子遂将晋鄙军;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B.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C.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D.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答案: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
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但主要是平原君的激
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
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
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答案:B
10.下列句子与“请救于魏”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B.何功之有
C.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D.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答案:A
11.与“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五霸之伐也
B.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C.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D.何功之有哉
答案:A
12.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以公子为长者
B.胜所以自附于婚姻
C.实持两端以观望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答案:C
1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勒兵下令军中曰。军:军队
B.赵王扫除自迎。迎:迎接
C.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至:到达
D.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袖:藏在袖子里
答案:A(应为“军中”为状语后置,此处指“向军队”)
14.翻译句子: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答案:朱亥袖藏四十斤的铁椎,用铁椎椎杀了晋鄙。
15.翻译句子: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答案:公子竟然自满并且以此(救赵)为功劳,我私下认为公子(的做法)不可取
。
16.翻译句子: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答案:然而信陵君(却)接见隐居在深山洞穴中的隐士,不以(和地位低的人)结
交为耻,这是有原因的。
17.信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中,哪件事最能体现他“仁而下士”?
答案: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
18.平原君为何认为信陵君与博徒、卖浆者交游是“妄人”的行为?
答案:平原君认为信陵君身为天下无双的贤公子,却与博徒、卖浆者交游,不符合
他心中对贤公子的期望。
19.信陵君为何在赵国十年不归?
答案:信陵君在赵国十年不归,是因为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公子留赵
可牵制秦军。
20.信陵君最终决定返回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