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史记宋微子世家》测试题带答案.pdf
文件大小:92.2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74千字
文档摘要

《史记?宋微子世家》测试题带答案

1.宋微子是哪位帝王的首子?

答案:殷帝乙。

2.宋微子与纣王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庶兄。

3.当纣王昏庸无道时,宋微子做了什么?

答案:数谏,纣不听。

4.微子欲死之,向谁询问意见?

答案:太师、少师。

5.太师对微子的建议是什么?

答案: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

如去。

6.箕子为何作《箕子操》?

答案:箕子被纣王忽视后,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

7.王子比干是如何死的?

答案: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8.微子、箕子、比干被孔子如何称赞?

答案:殷有三仁焉。

9.宋穆公病重时,将国家托付给了谁?

答案:大司马孔父,并属意殇公。

10.宋穆公是如何评价自己继承君位的?

答案: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

11.孔父对穆公传位给殇公的建议是什么?

答案:臣下们愿意奉公子冯为主。

12.穆公对孔父的建议有何回应?

答案: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

13.殇公即位后,君子如何评价宋宣公?

答案:宋宣公可谓知人矣。

14.《春秋》为何非议宋宣公?

答案: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导致后世国乱。

15.宋襄公在哪场战役中因坚持“仁义”而战败?

答案:泓水之战。

16.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如何对待未列阵的楚军?

答案:不鼓不成列。

17.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后受伤的部位是哪里?

答案:股。

18.子鱼对宋襄公战败的看法是什么?

答案: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

19.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后,得到了什么评价?

答案: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

20.宋襄公大夫正考父为了称赞他,作了什么?

答案:作《商颂》。

21.《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对宋襄公持何种态度?

答案:批判的态度。

22.苏轼认为宋襄公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

23.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宋襄公的批判态度?

答案:通过正面写宋襄公的行动和话语,侧面写子鱼和目夷。

24.苏轼在《宋襄公论》中,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

答案:把齐宣王不忍杀一牛与宋襄公残忍杀害一国国君进行对比。

25.微子为何认为纣王不可谏?

答案: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

26.箕子为何对纣王使用象箸表示担忧?

答案: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27.箕子为何选择佯狂为奴?

答案: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

28.《麦黍之诗》是谁的作品?

答案:箕子。

29.箕子过故殷虚,为何伤感?

答案:感宫室毁坏,生禾黍。

30.宋宣公为何被认为知人?

答案: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

31.景帝为何在太后提及梁王时,表示“诺”?

答案:景帝孝顺,不愿违逆太后之意。

32.袁盎等大臣为何反对立梁王为太子?

答案: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

33.袁盎等大臣如何说服太后改变主意?

答案:指出传位给梁王的危害,使太后明白大义。

34.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前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欲为盟主。

35.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行为,如何体现了他的“仁义”?

答案: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

36.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后,国人对其有何反应?

答案:国人皆怨公。

37.《春秋》为何称赞宋襄公虽有败绩,但仍具礼让精神?

答案: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38.宋襄公大夫目夷对其有何劝诫?

答案: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

39.宋微子世家中,哪些事件体现了“殷有三仁”的精神?

答案:微子数谏、箕子佯狂、比干直言谏纣。

40.《史记?宋微子世家》通过哪些人物和事件,反映了商末周初的政治变迁?

答案:通过微子、箕子、比干、宋宣公、宋穆公、宋襄公等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

政治斗争、继承问题、战争等事件,反映了商末周初的政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