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史记日者列传》测试题带答案.pdf
文件大小:104.9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34千字
文档摘要

《史记?日者列传》测试题带答案

1.司马季主是哪国人?

答案:楚国人。

2.司马季主在何处卜卦?

答案:长安东市。

3.宋忠当时的官职是什么?

答案:中大夫。

4.贾谊当时的官职是什么?

答案:博士。

5.贾谊提出要去见司马季主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他想见识一下卜者中圣人的风采。

6.宋忠和贾谊去拜访司马季主时天气如何?

答案:天刚下过雨。

7.司马季主有几个弟子陪同?

答案:三四个。

8.司马季主在与宋忠、贾谊交谈时主要讨论了哪些内容?

答案: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9.宋忠和贾谊对司马季主的印象如何?

答案:十分惊异而有所领悟。

10.司马季主对宋忠和贾谊的哪些言论表示嘲笑?

答案:认为他们言论浅薄、措辞粗野。

11.“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案:宋忠和贾谊。

12.司马季主认为贤者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

答案:遵循正直之道以正言规劝君王,多次劝谏不被采纳就引退。

13.“故官非其任不处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所以,官职不是自己所能胜任的就不担任。

14.司马季主用什么比喻来形容那些所谓的贤者?

答案:操白刃劫人者。

15.宋忠后来因为什么事而抵罪?

答案:使匈奴,不至而还。

16.贾谊后来因为什么事而去世?

答案: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先生之辞辞:言辞

B.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陋:浅薄

C.公且安坐安:安心地

D.余志而著之志:有志向

答案:D。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直道以正谏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B.攻而不用弦刃者也卑疵而前,孅趋而言

C.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卜于长安东市

D.公且安坐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答案:A。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之所以同宋忠到卜肆,是因为他想见识一下卜者中圣人的风采。

B.宋忠、贾谊听了司马季主的理论,认为都是自己从未听过的,因此很不以为然

C.司马季主认为,从披发童子不能解释日月之食这件事,可以说明能识别贤与不

肖的人太少了。

D.司马季主的话说中了当官者的要害,所以宋忠、贾谊二人神情惆怅,说不出话

来。

答案:B。

20.翻译句子: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

答案:我看先生的容貌,听先生的谈吐,晚辈私下观看当今之世,还未曾见到过。

21.翻译句子: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答案:得到荣华富贵也不以为喜,失去荣华富贵也不以为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

,虽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

22.“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中的“采”应如何解释?

答案:应讲作“观采”,均为动词,观看、采风。

23.司马季主对宋忠和贾谊所认为的贤者持什么态度?

答案:嘲笑的态度,认为他们所说的贤者都是令人羞愧的。

24.文中司马季主与宋忠、贾谊的对话,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答案:语言描写。

25.司马季主通过什么方式向宋忠和贾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答案:通过反复推论和生动的比喻。

26.司马季主认为真正的贤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答案:直道正谏、不图回报、不顾怨恨、以国家百姓利益为己任。

27.下列哪一项不是司马季主所批评的所谓贤者的行为?

A.相引以势

B.相导以利

C.直道以正谏

D.事私利,枉主法

答案:C。

28.司马季主用“披发童子”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说明能识别贤与不肖的人太少了。

29.宋忠和贾谊在听完司马季主的言论后,有何反应?

答案:神情惆怅,说不出话来。

30.司马季主对世俗对卜者的看法持什么态度?

答案:反驳的态度,他认为世俗对卜者的看法是片面的。

31.文中司马季主所列举的吉凶祸福的征兆,是基于什么原理?

答案: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32.宋忠和贾谊为何会对司马季主的地位和职业表示不解?

答案:因为他们认为卜筮者是世俗所鄙视的。

33.司马季主认为贤者与不肖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贤者遵循正直之道,以国家和百姓利益为己任;不肖者则谋求个人利益,歪

曲法令。

34.文中司马季主的言论对宋忠和贾谊有何影响?

答案:使他们对自己所认为的贤者产生了新的认识,神情惆怅。

35.司马季主认为,真正的贤者应该如何对待官职和俸禄?

答案:官职不是自己所能胜任的就不担任,俸禄不是自己功劳所应得到的就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