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测试题带答案.pdf
文件大小:98.8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24千字
文档摘要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测试题带答案

1.鲁仲连是哪国人?

-答案:齐国人。

2.鲁仲连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案: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3.鲁仲连游于赵国时,遇到了什么事件?

-答案:秦围赵。

4.魏王派哪位将军去赵国,想让赵国尊秦为帝?

-答案:客将军新垣衍。

5.鲁仲连初见平原君时,平原君的态度如何?

-答案:平原君表现出无奈和忧虑。

6.鲁仲连是如何评价秦国的?

-答案:秦乃虎狼之邦,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

7.鲁仲连用哪两个历史事件来警示新垣衍?

-答案:九侯、鄂侯、文王之事和邹鲁拒绝以天子礼接待齐湣王的事。

8.新垣衍在听完鲁仲连的辩词后,有何反应?

-答案:起,再拜谢,不敢复言帝秦。

9.秦军在听到鲁仲连的事迹后,有何行动?

-答案:为却军五十里。

10.平原君想如何封赏鲁仲连?

-答案:欲封鲁连,以千金为鲁连寿。

11.鲁仲连对平原君的封赏持何态度?

-答案: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终不肯

受。

12.鲁仲连用什么比喻来形容尊秦为帝的后果?

-答案: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13.“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案:天下之士所可贵的,在于替人排除忧患,解脱危难,消除纷乱而不收

取任何报酬。

14.鲁仲连与新垣衍辩论的地点在哪里?

-答案:赵国邯郸。

15.鲁仲连在辩论中提出了哪些主要论点?

-答案:秦国残暴不仁,尊秦为帝将损害各国利益,丧失尊严。

16.新垣衍最初对鲁仲连的态度如何?

-答案:不愿相见,认为他是庸人。

17.鲁仲连是如何说服新垣衍的?

-答案:通过历史事例和逻辑推理,指出尊秦为帝的危害。

18.平原君在鲁仲连的帮助下,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案:解除了邯郸被围之危。

19.鲁仲连在拒绝封赏时,将什么行为比作商贾之事?

-答案:将有所取的行为比作商贾之事。

20.鲁仲连认为真正的天下之士应该做什么?

-答案: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

21.“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如果秦国不停地称帝,那么就会改换诸侯的大臣。

22.鲁仲连用哪三句话概括了九侯、鄂侯、文王的命运?

-答案:烹九侯、烹鄂侯、拘之牖里之库百日。

23.新垣衍在听到鲁仲连的辩词后,对他的看法有何改变?

-答案:由最初的轻视变为敬佩。

24.“吾将使秦王烹魏王”这句话是鲁仲连的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夸张,用以强调尊秦为帝的危害。

25.鲁仲连在赵国期间,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答案:说服新垣衍放弃尊秦为帝的想法,解除邯郸之围。

26.平原君对鲁仲连的评价如何?

-答案:平原君对鲁仲连的辩才和高尚品德表示敬佩。

27.鲁仲连在拒绝封赏时,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答案:高洁脱俗,不慕名利。

28.“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答案:出自《史记》中的相关篇章,具体语境需结合原文。

29.鲁仲连与新垣衍的辩论,对当时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增强了赵国抵抗秦国的决心,同时促使魏国等诸侯国重新审视与秦国

的关系。

30.“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案:新垣衍。

31.鲁仲连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答案:鲁仲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辩士和高士,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辩才

著称。

3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这句话揭示了秦国的什么特点?

-答案:揭示了秦国重视武功、轻视礼义的军事扩张特点。

33.鲁仲连在拒绝平原君的封赏时,用了哪些理由?

-答案:他强调天下之士应该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不应追求个人名利

34.“梁亦万乘之国也”中的“梁”指的是哪个国家?

-答案:魏国。

35.鲁仲连在辩论中,是如何利用历史事例来说服新垣衍的?

-答案:他通过讲述九侯、鄂侯、文王因忠言直谏而被纣王杀害的历史事例,

来警示新垣衍尊秦为帝的后果。

36.“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这句话表达了鲁仲连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表达了鲁仲连不慕名利、超脱世俗的价值观。

37.鲁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