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史记乐书》测试题带答案.pdf
文件大小:101.6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03千字
文档摘要

《史记?乐书》测试题带答案

1.《史记·乐书》中提到的“凡音由于人心”如何理解?

答案: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

2.“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上天和人(的心性)有相通的地方,如同影子像(原来的)形体一样,回响

和原来的声音相应和一样。

3.《史记·乐书》中提到舜弹奏五弦之琴,唱《南风》之诗的结果是什么?

答案:天下升平。

4.纣王制作《朝歌》北方鄙野的歌曲的结果是什么?

答案:身死国亡。

5.《南风》之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南风》之诗是生长蕃育之音。

6.《史记·乐书》中,师涓为何被卫灵公召见?

答案:卫灵公夜半时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身旁的侍从都说没听到,于是召见师涓

听琴并记录。

7.师旷如何评价师涓在濮水之上所记之曲?

答案:师旷认为此曲是亡国之声,不可再演奏。

8.晋平公在听了师涓演奏的曲子后,出现了哪些异常现象?

答案: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

9.师旷提到师延与纣王的关系及师延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案:师延为纣王谱写靡靡之音,武王伐纣时,师延朝东逃跑,自投濮水而死。

10.晋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是为了什么?

答案:为卫灵公接风。

11.晋平公在听到师涓演奏的曲子后,他的反应如何?

答案:起初好奇,后恐惧,最后导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12.太史公对音乐的作用有哪些看法?

答案: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且调和人心。

13.古代天子诸侯为何要听钟磬之声?

答案:用来培养仁义防止荒唐。

14.《史记·乐书》中提到,圣明的君主如何对待音乐与礼仪?

答案:圣明的君主要让人听到高雅、催人上进的音乐,眼睛看到严正威仪的礼事。

15.“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哲学思想?

答案:行善的人上天会给予福祥的报偿,作恶的人上天会给予灾祸的惩罚,这是自

然的事。

16.纣王喜欢《朝歌》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其亡国?

答案: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

17.《史记·乐书》认为音乐与治国之道有何关系?

答案:表面上谈的是音乐,其实谈的是仁、礼之类的治国之道。

18.师涓为何需要两晚才能习得新曲?

答案:师涓需要时间来熟悉和练习新曲。

19.晋平公为何不听师旷的劝阻继续听曲?

答案:晋平公对音乐有浓厚兴趣,且固执己见,不顾国家安危。

20.卫灵公在濮水之上听到琴声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答案:卫灵公对音乐有敏锐的感知力,且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

21.《史记·乐书》认为,为何淫佚之事往往出现在无礼之处?

答案:因为无礼会导致行为放荡,从而引发淫佚之事。

22.师旷认为晋平公德义如何?

答案:师旷认为晋平公德义薄。

23.音乐在《史记·乐书》中被赋予了哪些功能?

答案: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和正心。

24.《史记·乐书》中提到哪些古代乐器?

答案:五弦之琴、钟磬、琴瑟。

25.晋平公为何要为师旷祝寿?

答案:晋平公对师旷的琴艺大为赞赏,故为之祝寿。

26.《史记·乐书》如何描述音乐的教化作用?

答案:音乐是正教的开始,音正则行正。

27.《史记》的作者是谁?

答案:司马迁。

28.《史记》的体裁是什么?

答案:纪传体。

29.《史记》中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哪部作品?

答案:《史记》本身。

30.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谁?

答案:鲁迅。

31.《史记》中“本纪”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答案:皇帝的事迹。

32.《史记》中“世家”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答案:诸侯的事迹。

33.《史记》中的“列传”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答案:士大夫的事迹。

34.《史记》中的“书”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答案:古代的礼乐制度和文化发展情况。

35.《史记》记载了从哪个历史时期到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

答案:从黄帝到汉武帝共约3000年的历史。

36.《史记·乐书》中提到的“靡靡之音”指的是什么?

答案:指的是亡国之音,昏庸霸道之乐。

37.《史记·乐书》认为,古代天子诸侯听钟磬之声的地点通常在哪里?

答案:庭院。

38.《史记·乐书》中提到,卿大夫听琴瑟之音的地点通常在哪里?

答案:自己的眼前(或身边)。

39.《史记·乐书》认为,为何圣王要让人听到高雅、催人上进的音乐?

答案:为了培养仁义,防止荒唐。

40.《史记·乐书》通过音乐谈论治国之道,体现了司马迁怎样的思想?

答案:体现了司马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