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字技术赋能小学戏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ocx
文件大小:34.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7.72千字
文档摘要

数字技术赋能小学戏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戏剧(含戏曲)列为与音乐、美术、舞蹈、影视同等地位的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然而,在小学开展戏曲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孕育形成戏曲艺术的文化土壤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其唱腔、念白、身段等元素专业性较强,仿佛阳春白雪般高高在上,学生难以亲近,不易掌握。再加上各校戏曲教学资源匮乏,音乐教师戏曲素养不足,戏曲课堂呈现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日益融入学科教学,本文以《京调》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将数字技术有效融入戏曲教学,助力小学戏曲课堂高效实施。

一《京调》课例分析

(一)课程内容解读

《京调》是一首利用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作曲技法改编而成的器乐曲。器乐曲吸收京剧唱腔一西皮原板和西皮流水等典型的板式,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再现三段体结构(前奏+A+B+A+B+A+尾声),主奏乐器为曲笛。乐曲短小精悍,构思别具一格,整体呈现欢快、明朗、清新的艺术风格。其中,前奏音乐取材于京剧西皮原板的过门,主奏乐器为板胡;主题A取材于京剧旦角西皮流水“苏三离了洪洞县”唱段,节奏紧凑,风格活泼热情;主题B取材于京剧西皮原板,如《打渔杀家》武旦萧桂英“老爹爹清晨起”唱段,节奏较为舒展,风格抒情、宽广,与主题A形成鲜明对比;A段的最后一次再现,配器更加丰富,营造出更为丰满的音响效果,打击乐节奏加强,将乐曲欢快、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尾声部分在再现段最后一个音戛然而止后出现,取材于京剧散板,极具京腔京韵。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明确《京调》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关键在于把握它“两面性”的特点:其一,对民族管弦乐作品的音乐要素分析、结构听辨、主题音乐听辨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二,此类作品创作的灵魂在于它们采用了戏曲素材,饱含浓郁的戏腔戏韵,继承了传统戏曲文化精髓。为此,教师在戏剧课堂上,要有重点地、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对此类作品的戏曲元素、创作手法进行讲解分析,对唱腔韵味的体验与表现就是这类课程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运用听辨、模唱、谱例分析等方法体会器乐曲《京调》主题音乐与传统京剧唱腔的关系,感受《京调》中的京剧元素与韵味。

2.对比听辨乐曲中两段不同情绪、风格的主题音乐(主题A、主题B),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探究其风格差异的原因,体会两段主题音乐对京剧唱腔特点的继承与适应器乐曲所做的改编。

3.开展与两种主题风格相适应的京剧身段学习、表演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器乐曲结构的同时,表现出器乐曲浓郁的京腔京韵。

4.体验《京调》创作所凸显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特点,引发对传统戏曲文化发展、传承、创新的进一步思考。

教学重难点为:听辨、分析《京调》主题A与传统京剧《苏三起解》西皮流水的关系,体验《京调》中蕴含的京剧韵味;对比听辨乐曲中两段不同情绪、风格的主题音乐(主题A、主题B),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探究其风格差异形成的原因,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热爱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传统戏曲文化发展、传承、创新的进一步思考。

二、《京调》教学活动分析

依据上述教学自标与重难点,在本课例中,教师采用多种数字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

(一)情境导入,初步体验

1.播放电影片段,创设京剧文化情境

对于浸润在流行文化中的当代小学生,京剧距离他们的日常生活较远,其孕育形成与流行传播均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深厚的文化土壤,因此,创建高效的戏曲课堂,教师首先要在情境导入上下功夫。对此,教师可利用图片、音视频等数字资源营造京剧学习文化氛围,推动开展京剧体验式教学。本课例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了电影《霸王别姬》片段。此片段描述的是童年时期的“戏痴”程蝶衣不忍学戏的辛苦,从科班出逃到戏园子听戏的场景,以孩童的视角真实地还原了清末老北京民间戏院茶楼热闹非凡的京剧表演场面一一台上京剧演员展示高超的功夫技艺,台下观众掌声连连,叫好声不断。这让学生易于共情、理解。在随后的师生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影片中老北京戏园子的特点:“它和现代演出剧场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有学生说:“戏园子的布置虽然比较破旧,但是现场氛围非常热烈,叫好声不断。”为进一步加强体验,教师继续引导:“京剧在当时很受欢迎,戏园子里看戏的观众是如何为演员叫好的?你们能学学吗?”师生一同模仿京剧戏迷的“叫好”场面。在随后的课堂上,凡是观看京剧表演,教师都要求学生“叫好”,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京剧赖以生存、颇具时代特色的民俗文化与韵味。

2.情景剧表演营造京剧文化氛围

在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京剧文化情境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教师从戏剧学科角度设计了表演活动一一师生合作表演“戏园子上演《玉堂春》”的短小情景剧。课件展示戏园子场景图片模拟情境,教师分饰两角,一面扮演主持人进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