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安阳市)事业单位招聘1148人联考工作的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C.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所有权依照法的规定转让
D.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答案】:C
【解析】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由此可知,土地所有权不可依照法律规定转让,可转让的是土地的使用权。所以,说法不正确的是土地所有权依照法的规定转让这一表述。
2、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不包括()。
A.不以盈利为目的
B.发行货币
C.与社会企业发生业务往来
D.取得利润
【答案】:C
【解析】中央银行是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其活动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为己任,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维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而中央银行主要是与政府、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非直接与社会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并且不以取得利润为目标。因此,与社会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和取得利润不属于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本题正确答案应是描述与社会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以及取得利润相关内容的选项。
3、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创者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该题正确答案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君主。唐高祖是唐朝开国皇帝,主要功绩是建立唐朝,并非“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任用贤能,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完善科举制度等,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主要是延续贞观时期的统治政策;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所以正确答案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
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能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
B.可以通过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实现
C.可以在资本主义所能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实现
D.可以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经过革命产生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的建立与以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有着本质区别。以往私有制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可以通过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来实现,或者在旧的私有制内部进行调整和变革。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自发地产生,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在资本主义所能允许的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也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不能通过革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产生,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决定了它不会自动走向社会主义,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
5、公元前494年,大量平民撤离罗马城并打算建立自己的城市。因平民大规模出走,会导致生产停滞、兵源短缺,贵族一时陷入慌乱,遂派出代表与平民进行谈判,最终产生了保民官制度。这是最早的比较典型的()结果,是平民与贵族博弈的产物。
A.集聚效应
B.众志成城
C.用脚投票
D.人心向背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了公元前494年平民撤出罗马城以建立自己城市,贵族因平民出走造成生产停顿和兵源匮乏而慌了手脚,最终谈判出保民官制度。这种平民通过撤离的行为表达诉求并影响决策的方式体现了“用脚投票”的概念。“用脚投票”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数量和成本高低,来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居住。在本题中,平民通过撤离罗马城这一行动来影响贵族的决策,促使保民官制度的产生。而集聚效应强调的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