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测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监督机关
A、法律
B、权利
C、国企职工
D、国家机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检察院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法律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保障法律的公正执行起着关键作用。
2.人民警察遇有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A、属严重暴力犯罪的
B、情况紧急的
C、需要当场制止的
D、已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民警察遇有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情况紧急不是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直接条件;严重暴力犯罪和已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也不是针对此类行为使用警械的特定条件,关键在于需要当场制止且警告无效。
3.外国人杰克涉嫌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通晓我国语言文字。在办理该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应当为杰克提供翻译
B、杰克可以直接自己聘请翻译
C、杰克可以自己聘请翻译,翻译费由办案公安机关承担
D、经派出所所长批准,杰克可以自己聘请翻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不通晓我国语言文字的,公安机关应当为其提供翻译,不能由其自行聘请翻译,所以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4.()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监察委员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5.A市B区公安分局对刘某行政拘留5日,刘某如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应当向()提出。
A、A市公安局
B、B区公安分局
C、B区人民政府
D、B区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22条规定,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予以记录,并由申请人签名或者捺指印。本题中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是B区公安分局,所以刘某如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应当向B区公安分局提出。
6.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
A、尚不够刑事处罚
B、具有违法性
C、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D、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这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基本的特征。它是由该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所决定的。社会危害性是区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合法行为的关键,也是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基础。违法性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属性;尚不够刑事处罚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后果。但社会危害性才是最本质、最基础的特征。
7.公安民警出租、出借所配备或者管理的公务用枪的,给予()处分。
A、警告
B、降级
C、开除
D、记大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第二十六条规定,公安民警出租、出借所配备或者管理的公务用枪的,给予开除处分。
8.下列有关民警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B、民警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
C、民警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D、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儿童可以使用武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儿童不符合可以使用武器的情形,D选项说法错误。A选项,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这是正确的;B选项,民警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符合规定;C选项,民警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也是正确的。
9.申某家住甲地,在乙地制作盗版光盘经过丙地运输到丁地进行销售。对申某的违法行为要进行处罚,谁没有管辖权?
A、乙地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B、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