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应该把握三重逻辑.docx
文件大小:15.8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16千字
文档摘要

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应该把握三重逻辑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被称为与土地、资本、技术和人才相并列的第五大新型生产要素,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与关键要素。数据资源并不等同数据资产。资产是一个严谨的会计学术语,只有满足资产定义并且符合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与该资源相关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等条件,才能称之为一项资产。数据资产既因其符合会计意义上的资产定义而被归为一类全新的资产,又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可复制性、无消耗性、可变性、可衍生性、时效性和场景依赖性等特征而与传统的资产类型具有本质差异,因而数据资源入表后是否能够合法、真实、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数据资产状况,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基于数据资产的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展开相应地鉴证与评价。作为一项新兴的审计业务,数据资产审计的出现既是对传统资产审计业务的拓展,更是数智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极速发展对审计范式创新与审计路径重构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注册会计师在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业务时,应该把握以下三重逻辑以保障数据资产审计实施效能,提高审计识别入表数据资产风险的能力。

实践逻辑: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数据资产的价值实现取决于其流通和交易的合法性、公平性与规范性,这要求企业规范数据资产管理、确保数据资产信息披露质量真实可靠。同时,数据从采集、存储、处理到资产化应用的每个流程都存在风险口,可能面临滥用、泄漏个人隐私数据和商业机密等敏感信息的问题,进而引发企业法律诉讼和声誉损失。当前,企业正在陆续推进数据资源入表工作,尽管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数据资源入表作出了初步统一的规定,但实践中数据资产在确权、价值评估标准、成本分摊和计量、资本化时点和摊销期认定、减值迹象判断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和缺乏明确标准,迫切需要审计通过发挥独立鉴证作用来确保数据来源的合法性、防止企业虚增资产或调节利润等行为,从而防范数据资产入表和交易中的合规风险与财务舞弊风险,提高数据资产的信息披露质量,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因此,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类重要生产要素,数据资产入表质量及其市场化配置的合法性和交易的公平性离不开独立审计所发挥的监督、鉴证和评价作用。

制度逻辑: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合法性与规范性的基石

制度逻辑主要解决在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业务时的法律缺位与标准碎片化问题。当前,数据资产入表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在数据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均无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做法,相应的会计规则正处于摸索阶段。财政部发布的《暂行规定》为数据资源入表提供了操作指引,使数据资源入表由设想初步变为现实。但《暂行规定》采取的是一种务实稳妥的思路,既满足了企业数据资源入表需求,又维护了现行财务报告框架的稳定。未来要实现数据资源全面入表,在数据确权、价值评估和成本计量等诸多方面仍面临很多困难,这使得注册会计师开展数据资产审计业务也面临重大挑战。合法合规是开展数据资产审计业务的重要依据,在现行条件下,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评价标准需遵循“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企业内部制度”的层级化法规和标准,重点关注数据资产的安全性、合规性和真实性等,并结合行业特性和企业实际制定审计流程。未来应从数据资产审计的内容,即数据资产范围、权属界定、价值评估、成本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构建数据资产审计评价标准与操作指引,从而为实践中开展数据资产审计业务提供遵循和统一范式。

理论逻辑: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会计信息是利益相关者作出有用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数据资产信息作为一类重要的会计信息,其是否真实、准确地在财务报告中予以确认、计量和披露,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被誉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是增强企业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识别和预防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外部治理机制,对企业的数据资产信息进行审计能够有效识别企业虚假确权、虚增资产、扭曲估值和操纵利润等财务舞弊风险,极大降低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率和质量。因此,财务报告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是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业务的理论基础。

当前,数据资源入表质量较低,这虽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企业数据管理水平有关,但也暴露出数据资源入表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还面临较大挑战,但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持续推进和数据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通过数据资源入表来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这需要理论和实务界持续跟进和不断修订完善数据资源入表准则和指南。审计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很明显,相应的数据资产审计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审计准则和指南、审计框架、审计技术、审计流程、审计质量和审计责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