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执业医师资格中医非准入分级考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基本理论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细胞学说
D.经络学说
2.五脏中主藏血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3.下列属于阳的脉象是
A.沉脉
B.细脉
C.数脉
D.迟脉
4.中医“治未病”的含义不包括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变
C.瘥后防复
D.病愈不管
5.六淫中最易伤津耗气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药的四气
A.寒
B.热
C.温
D.苦
7.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肾
8.下列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脑
9.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不包括
A.司外揣内
B.见微知著
C.以常衡变
D.病急乱治
10.下列哪种情志异常易导致心的病变
A.怒
B.喜
C.忧
D.思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的治疗原则包括
A.扶正祛邪
B.标本兼治
C.调整阴阳
D.三因制宜
2.下列属于五行相生关系的是
A.木生火
B.火生土
C.土生金
D.金生水
3.经络的生理功能有
A.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B.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C.感应传导信息
D.调节机能平衡
4.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5.下列属于中药炮制方法的是
A.修治
B.水制
C.火制
D.水火共制
6.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藏而不泻
C.满而不实
D.传化水谷
7.下列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是
A.望诊
B.闻诊
C.问诊
D.切诊
8.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有
A.顺应自然
B.形神兼养
C.调养脾胃
D.因人而异
9.下列属于阳证的表现有
A.面色红赤
B.肌肤灼热
C.语声高亢
D.呼吸有力
10.下列属于五行相克关系的是
A.木克土
B.土克水
C.水克火
D.火克金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心主神明,就是指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4.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5.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
6.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7.六淫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
8.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9.中医诊断疾病必须四诊合参。()
10.寒证一定是感受寒邪所致。()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包括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2.简述五脏与六腑的区别。
答:五脏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受盛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3.简述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治则。
答:包括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
4.简述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规律。
答:相生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谈谈你对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解。
答: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社会环境相互关联。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协调配合,生理病理相互影响。诊治疾病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2.如何在临床中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指导治疗?
答:可根据相生规律采用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等方法;根据相克规律采用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方法来调整脏腑功能。
3.举例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
答:比如患者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通过望闻问切收集资料,辨证为风热犯肺证,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银翘散等方剂进行治疗。
4.说说中医养生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答: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情志调节等养生方法,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保持身心平衡,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减少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