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输血医师执业资格证能力分阶测试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输血相关传染病中,不包括以下哪种?
A.艾滋病
B.疟疾
C.流感
D.梅毒
2.全血保存期的标准是根据输注24小时体内红细胞存活率为?
A.40%
B.50%
C.60%
D.70%
3.以下哪种血型系统抗体天然存在?
A.ABO
B.Rh
C.Kell
D.Duffy
4.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是指?
A.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
B.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
C.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血清
D.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红细胞
5.大量输血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不包括?
A.低体温
B.高血钾
C.酸中毒
D.高血压
6.输血后紫癜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血小板自身抗体
B.红细胞抗体
C.白细胞抗体
D.补体激活
7.以下哪种情况不宜输注血小板?
A.血小板减少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大量出血
8.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温度是?
A.-20℃以下
B.-30℃以下
C.-40℃以下
D.-80℃以下
9.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10.血型鉴定时,若红细胞出现缗钱状排列,可能是?
A.冷凝集素增多
B.血浆球蛋白增高
C.纤维蛋白原增高
D.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输血的适应证包括?
A.急性失血
B.慢性贫血
C.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缺乏
2.红细胞制品包括?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冰冻红细胞
D.少白细胞红细胞
3.以下哪些属于输血相关免疫性不良反应?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4.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是?
A.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有无不相合抗体
B.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反应
C.确保输血安全
D.检测血型准确性
5.大量输血时应注意补充?
A.钙剂
B.碱性药物
C.凝血因子
D.血小板
6.输血传播的疾病有?
A.艾滋病
B.乙肝
C.丙肝
D.梅毒
7.血小板输注的禁忌证有?
A.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C.输血后紫癜
D.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8.新鲜冰冻血浆的用途有?
A.补充凝血因子
B.纠正低蛋白血症
C.扩充血容量
D.治疗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9.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包括?
A.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B.严格输血操作规程
C.对血液制品进行严格检测
D.加强输血后观察
10.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可能有?
A.试剂问题
B.操作不规范
C.红细胞悬液浓度不当
D.患者自身血型异常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输血前可不进行血型鉴定。(×)
2.全血比成分输血更安全有效。(×)
3.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应立即停止输血。(√)
4.血小板在22℃保存时,保存期为5天。(×)
5.血型抗体一般是IgM和IgG。(√)
6.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7.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者。(√)
8.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和次侧均不凝集才能输血。(√)
9.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可在4℃保存24小时。(√)
10.发热反应是输血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输血的基本原则。
答: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做交叉配血试验。同型血相输,特殊情况需异型输血时,应遵循少量、缓慢原则,并密切观察受血者反应。
2.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对症治疗,如发热给予退热,过敏给予抗过敏等。及时报告医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3.简述浓缩红细胞的适应证。
答:用于各种急性失血、慢性贫血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可提高携氧能力,减少循环负荷。
4.简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原因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处理方法包括更换血小板供者、去除白细胞、使用HLA配型相合的血小板等,同时治疗基础疾病。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提高输血安全?
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规范输血操作流程,加强血液检测,做好输血前评估和准备,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提高医护人员输血安全意识,建立完善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机制等。
2.对于稀有血型患者输血保障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答:应建立稀有血型库,加强宣传招募稀有血型志愿者。医疗机构之间加强协作,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