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执业医师资格中医职业考试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B.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C.以五脏为主的整体观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2.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行相生关系
A.木生火
B.火生土
C.土生金
D.金生水
E.水克木
3.具有“主通明”生理特性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下列哪项是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藏血
B.主运化
C.主统血
D.主神明
E.主疏泄
5.肺主气的功能取决于
A.司呼吸
B.宗气的生成
C.全身气机的调节
D.朝百脉
E.主治节
6.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人以水谷为本
C.脾主升清
D.脾能运化水谷精微
E.脾为后天之本
7.肝主疏泄的基本生理功能是
A.调畅情志活动
B.调畅全身气机
C.促进脾胃运化
D.促进血行和津液代谢
E.调节月经和精液的排泄
8.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使肺之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B.有助于元气的固摄
C.有助于精液的固摄
D.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E.促进肺气的宣发
9.下列哪项不属于奇恒之腑
A.脑
B.髓
C.脉
D.胆
E.三焦
10.下列哪项是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E.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
A.整体审察
B.四诊合参
C.病证结合
D.动静统一
E.辨证求因
2.下列哪些属于望神的内容
A.得神
B.失神
C.假神
D.神乱
E.少神
3.面色青可见于
A.寒证
B.痛证
C.瘀血证
D.惊风证
E.湿证
4.下列哪些是正常舌象的表现
A.舌色淡红
B.润泽
C.柔软
D.大小适中
E.薄白苔
5.弦脉的主病有
A.肝胆病
B.诸痛
C.痰饮
D.疟疾
E.食积
6.下列哪些属于实证的临床表现
A.精神亢奋
B.疼痛剧烈
C.声高气粗
D.二便不通
E.脉实有力
7.下列哪些脏腑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
A.肺
B.脾
C.肾
D.肝
E.心
8.下列哪些属于气的失常
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陷
E.气闭
9.下列哪些属于瘀血的致病特点
A.疼痛
B.肿块
C.出血
D.色紫暗
E.肌肤甲错
10.下列哪些属于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
A.扶正不留邪
B.祛邪不伤正
C.扶正为主
D.祛邪为主
E.先扶正后祛邪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2.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血脉,小肠主受盛化物。()
4.肺主宣发,能将津液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
5.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
6.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7.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
8.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是“藏而不泻”。()
9.六淫致病一般先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
10.实证是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
答:人体自身是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协调;人与自然界相互统一,顺应自然变化;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社会因素影响健康与疾病。
2.简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答: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指导诊断,推断病情传变;指导治疗,确定治则治法。
3.简述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答: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是其正常运行的基础。
4.简述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答:包括扶正祛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调整阴阳,损其偏盛,补其偏衰;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结合临床实际,谈谈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疾病的预防。
答:可从顺应四时、调畅情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起居有常等方面预防。如春季养肝,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多参加户外活动等,以增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