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陕西省儿童口腔专科医师证能力等级考试试卷与答案.doc
文件大小:26.6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32千字
文档摘要

陕西省儿童口腔专科医师证能力等级考试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乳牙最易患龋的牙面是

A.咬合面

B.颊面

C.舌面

D.邻面

2.年轻恒牙深龋治疗时,错误的是

A.去除深部软化牙本质

B.注意保护牙髓

C.常用间接盖髓术

D.一次彻底去龋

3.乳牙牙髓病的治疗方法不包括

A.直接盖髓术

B.间接盖髓术

C.根管治疗术

D.干髓术

4.下列哪项不是乳牙牙髓炎的特点

A.炎症易扩散

B.牙髓易暴露

C.疼痛明显

D.不易发生根尖周炎

5.乳牙根尖周病的主要病因是

A.乳牙外伤

B.重度磨耗

C.髓腔感染

D.化学刺激

6.恒牙萌出顺序正确的是

A.1、2、3、4、5、6、7、8

B.1、2、4、3、5、6、7、8

C.6、1、2、3、4、5、7、8

D.6、1、2、4、3、5、7、8

7.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拔除乳牙

A.乳牙滞留

B.乳牙龋坏严重,无法修复

C.乳牙根尖周炎

D.乳牙外伤,牙根折断

8.混合牙列期,年轻恒牙的龋齿治疗中正确的是

A.去净腐质,露髓后牙髓摘除术

B.尽量用高速手机去腐质和修整洞型

C.尽量恢复牙冠外形,不强调恢复接触点

D.干髓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9.第一恒磨牙萌出特点中错误的是

A.萌出最早,家长不认识

B.牙龈缘位置稳定不发生改变

C.釉质耐酸性低

D.远中咬合面易患龋

10.下列哪项不是乳牙早失的原因

A.龋病

B.外伤

C.恒牙异位萌出

D.慢性牙髓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乳牙龋病的治疗目的包括

A.终止龋蚀的发展

B.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

C.恢复牙体的外形和咀嚼功能

D.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2.乳牙牙髓病的临床表现有

A.自发痛

B.冷热刺激痛

C.夜间痛

D.咬合痛

3.乳牙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有

A.根管治疗术

B.根尖诱导成形术

C.干髓术

D.塑化治疗

4.恒牙萌出异常包括

A.恒牙早萌

B.恒牙迟萌

C.恒牙异位萌出

D.恒牙萌出顺序紊乱

5.下列哪些情况需要拔除乳牙

A.乳牙滞留

B.乳牙龋坏严重,无法修复

C.乳牙根尖周炎,牙槽骨吸收严重

D.乳牙外伤,牙根折断无法保留

6.混合牙列期的特点有

A.既有乳牙又有恒牙

B.牙列形态和咬合关系逐渐建立

C.口腔卫生维护难度大

D.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7.第一恒磨牙的重要性体现在

A.是恒牙列中最早萌出的牙

B.咀嚼功能重要

C.对恒牙列的排列和咬合关系的建立起关键作用

D.龋病好发

8.乳牙龋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A.保持口腔卫生

B.定期口腔检查

C.合理饮食

D.应用氟化物

9.乳牙牙髓病的治疗原则有

A.保存生活牙髓

B.维持牙列完整

C.恢复咀嚼功能

D.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

10.恒牙迟萌的原因有

A.乳牙早失

B.恒牙阻生

C.先天性恒牙缺失

D.全身因素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乳牙龋病治疗时,腐质去净的标准是见到粉红色牙本质。()

2.乳牙牙髓病治疗中,直接盖髓术适用于牙髓暴露的情况。()

3.乳牙根尖周炎时,不会出现面部肿胀。()

4.恒牙萌出顺序一般是第一磨牙先萌出。()

5.乳牙早失后,恒牙会自行调整位置萌出。()

6.混合牙列期,乳磨牙的邻面龋好发。()

7.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应尽早进行窝沟封闭。()

8.乳牙龋病发展快,是因为乳牙釉质和牙本质薄。()

9.恒牙萌出异常时,都需要正畸治疗。()

10.乳牙根管治疗术与恒牙根管治疗术的方法完全相同。()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乳牙龋病的治疗原则。

保持牙髓活力,恢复牙体外形,维持牙列完整,防止龋病发展。去除龋坏组织,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注意保护牙髓。

2.乳牙牙髓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牙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术等。根据牙髓病变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3.简述恒牙萌出异常的处理方法。

早萌可观察或佩戴阻萌器;迟萌需查明原因,去除阻碍因素;异位萌出可根据情况正畸或拔除乳牙;萌出顺序紊乱可观察或正畸干预。

4.如何预防乳牙龋病?

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合理饮食,少吃甜食;应用氟化物防龋,如涂氟、含氟牙膏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对于乳牙龋病的治疗,如何平衡治疗效果和患儿的配合度?

了解患儿心理,耐心沟通。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对于不配合的可先局部麻醉。治疗过程中动作轻柔,缩短时间。治疗后给予鼓励和奖励,提高患儿下次治疗的配合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