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2026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通关题库带答案详解(培优).docx
文件大小:59.02 K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44万字
文档摘要

2025-2026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通关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有关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全身给药难以到达的感染部位,可局部加用抗菌药物

B.眼部感染应首选眼药水滴定治疗

C.耳部革兰阴性茵感染应首选氨基糖苷类药物局部滴耳

D.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不适宜局部应用

【答案】:C

【解析】本题可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其关于抗菌药物局部应用说法的正确性。A选项对于全身给药难以到达的感染部位,如某些深部组织感染等,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局部加用抗菌药物可以使感染部位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增强抗感染效果,该说法是正确的。B选项眼部感染时,眼药水滴定能够直接作用于眼部病变部位,药物可迅速在眼部局部发挥作用,且相较于全身用药,能减少全身不良反应,所以应首选眼药水滴定治疗,该说法正确。C选项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耳毒性,虽然其对耳部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但局部滴耳时也可能导致内耳损害,引起听力减退、耳鸣甚至耳聋等严重后果,因此耳部革兰阴性菌感染不应首选氨基糖苷类药物局部滴耳,该说法错误。D选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局部应用易发生过敏反应,且容易导致耐药菌产生,所以不适宜局部应用,该说法正确。综上,答案选C。

2、关于药物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的举例,磺胺甲噁唑(SMZ)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者联用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抗菌作用增强,是属于

A.作用于不同的靶位

B.保护药品免受破坏

C.促进机体的吸收利用

D.延缓或降低抗药性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物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的不同机制类型的判断。破题点在于分析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的作用机制,以此确定它们联用增强抗菌作用所属的类别。选项A:作用于不同的靶位。磺胺甲噁唑(SMZ)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这表明二者作用于细菌叶酸代谢过程中的不同靶点。通过分别抑制不同的酶,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从而显著增强了抗菌作用,所以该例子属于作用于不同的靶位,选项A正确。选项B:保护药品免受破坏。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联用有保护药品免受破坏的相关信息,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促进机体的吸收利用。题干里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到二者联用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利用,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延缓或降低抗药性。题干重点强调的是二者通过作用于不同靶位阻断细菌叶酸代谢来增强抗菌作用,并没有提及延缓或降低抗药性方面的内容,所以选项D错误。综上,答案选A。

3、有关书写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

A.按照药品说明书

B.以阿拉伯数字书写

C.以罗马数字书写药品用量

D.不能超过药品说明书中的用量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书写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的正确叙述。选项A按照药品说明书本身是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依据,但这并非专门针对书写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的表述,书写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有其特定的规范要求,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在书写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时,应以阿拉伯数字书写。这是明确规定的标准书写方式,符合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C在书写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而非罗马数字,罗马数字不符合处方书写中对于剂量与数量书写的规范,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虽然在用药时一般不能超过药品说明书中的用量,但这说的是用药剂量的合理性问题,并非书写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的正确叙述方式,所以该选项不正确。综上,答案选B。

4、头痛伴恶心且一侧瞳孔改变,提示可能有

A.脑血管意外

B.脑肿瘤

C.脑膜炎

D.动脉瘤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不同疾病出现头痛伴恶心且一侧瞳孔改变症状的判断。对各选项的分析选项A: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多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一般会伴有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表现,但一侧瞳孔改变并非其典型症状。脑梗死通常起病较急,症状多为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少出现头痛伴恶心且一侧瞳孔改变的典型表现,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选项B:脑肿瘤脑肿瘤是颅内的占位性病变,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然而,一侧瞳孔改变不是脑肿瘤的常见或特征性表现,脑肿瘤导致的症状多为慢性进行性加重,与题干中该特征性表现不相符,所以该选项不正确。选项C:脑膜炎脑膜炎是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常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通常不会出现一侧瞳孔改变这一特异性症状,所以该选项也不符合。选项D:动脉瘤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