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海关招聘口岸业务工作协管员18人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公文发文字号的作用在于,为公文的登记、()、统计、()、检索和引用提供重要依据与专指性代号。
A.分类存档
B.拟制编排
C.商洽询问
D.批复请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发文字号的作用。公文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在某一年度内所发各种不同文件总数的顺序编号,它具有为公文的登记、分类、统计、存档、检索和引用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专指性代号的作用。“分类”是将公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区分,便于管理和查找;“存档”则是把处理完毕的公文保存起来,以备后续查阅等,发文字号能为这两个环节提供准确的标识和依据。而“拟制”是公文形成的过程,主要是起草、审核等环节;“编排”通常指公文格式的编排;“商洽”和“询问”多用于公文的行文目的和内容;“批复”和“请批”是公文的文种及行文方向相关内容,这些都不是发文字号直接起到作用的环节。所以应填入“分类”“存档”。
2、周某向王某借款6万元,约定6个月后连本带息归还。此后,周某一直未还款,王某也未要求周某归还。4年后,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周某归还借款及利息。法院公告传唤周某,但周某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主张。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本案已过诉讼时效,法院应不予立案
B.因周某一直未能到庭,法院应延期审理
C.法院应判决周某偿还王某本金6万元及借款利息
D.法院应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答案】:C
【解析】本题可依据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法院审理程序的规定,对各说法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借款约定6个月后连本带息归还,从约定还款期限届满开始计算,4年后王某才向法院提起诉讼,已超过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但周某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主张。对于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法院在立案时主要审查是否符合起诉的形式要件,而非审查实体上的诉讼时效是否已过。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当立案受理,而不是因已过诉讼时效不予立案。周某未到庭参加诉讼,并不一定导致法院延期审理。延期审理需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比如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等,题干未表明存在这些情形。在周某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情况下,法院不应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进行裁判,应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审理。王某有证据证明借款事实存在,法院应支持其合理诉求,判决周某偿还王某本金6万元及借款利息。由于周某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能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综上,正确的说法是法院应判决周某偿还王某本金6万元及借款利息。
3、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曾评价说,一部作品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且在这个故事里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下列属于王小波所指的作家和作品是()。
A.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B.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C.巴尔扎克《高老头》
D.海明威《老人与海》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及其特点的了解。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干中“老渔夫的故事”以及“揭示人类共同的命运”这两个关键信息来判断相应的作家和作品。《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的大鱼搏斗的故事,通过老渔夫圣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等情节,展现了人类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面对不可知的挑战和困境时,仍要勇敢抗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用叙事诗写成的童话故事,主要讽刺了老太婆的贪得无厌,未深刻揭示人类共同命运。《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并非讲老渔夫故事。《高老头》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为背景,主要描写了高老头被女儿榨干财产后悲惨死去的故事,也不符合题干信息。所以正确答案是关于海明威《老人与海》。
4、两栖动物:青蛙()
A.鳄鱼:爬行动物
B.脊椎动物:壁虎
C.鱼类:蓝鲸
D.哺乳动物:鸵鸟
【答案】:B
【解析】两栖动物和青蛙是属种关系,脊椎动物和壁虎也是属种关系,所以得出相应结论。
5、市民张女士前往某影城观看3D电影,在正常购票后,却被要求购买3D眼镜。该影城虽以公告形式告知观众,但未规定为不愿购买3D眼镜的观众提供免费服务。该影城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A.公平交易权
B.依法求偿权
C.安全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A
【解析】公平交易权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公正、合理地进行市场交换行为的权利,包括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在本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