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三种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8.72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4.64千字
文档摘要

三种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工作票制度规定,()应对工作的必要性、安全性、时间安排和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负责。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答案:A

解析:工作票签发人要全面考虑工作各方面情况,确保工作安排合理且安全措施正确完备,所以应对此负责。

2.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不包括()。

A.现场勘察制度

B.工作监护制度

C.设备定期巡检制度

答案:C

解析:设备定期巡检制度不属于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现场勘察制度、工作监护制度等是组织措施的重要内容。

3.检修设备停电,应拉开隔离开关(刀闸),()应拉至试验或检修位置,应使各方面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

A.断路器(开关)

B.手车开关

C.熔断器

答案:B

解析:手车开关拉至试验或检修位置才能确保各方面有明显断开点,符合检修设备停电要求。

4.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以内。

A.4m

B.8m

C.10m

答案:A

解析:这是防止跨步电压触电的安全距离规定,室内高压设备接地时,人员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

5.工作负责人允许变更()次。原、现工作负责人应对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进行交接。

A.一

B.二

C.三

答案:A

解析:为保证工作交接清晰和安全,工作负责人允许变更一次。

6.若至预定时间,一部分工作尚未完成,需继续工作而不妨碍送电者,在送电前,应按照(),办理新的工作票,布置好安全措施后,方可继续工作。

A.原工作票

B.送电后现场设备带电情况

C.工作票签发人要求

答案:B

解析:要根据送电后现场设备带电情况重新办理工作票并布置安全措施,以保障后续工作安全。

7.一个工作负责人不能同时执行()工作票。

A.一张

B.两张及以上

C.三张

答案:B

解析:同时执行多张工作票会导致精力分散,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一个工作负责人不能同时执行两张及以上工作票。

8.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的标示牌。

A.“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答案:A

解析:此标示牌可防止误合闸,保障工作地点人员安全。

9.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10kV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

A.0.35m

B.0.6m

C.0.7m

答案:B

解析:这是保障工作人员与带电设备安全的最小距离规定。

10.工作许可人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会同()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对具体的设备指明实际的隔离措施,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A.工作班成员

B.专责监护人

C.工作负责人

答案:C

解析: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一起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确保检修设备无电压,保障工作安全开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责任有()。

A.确认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B.确认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C.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充足

D.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安全交底

答案:ABC

解析:工作票签发人要从工作必要性、安全措施及人员安排等方面把关,而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安全交底是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2.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

A.停电

B.验电

C.接地

D.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答案:ABCD

解析:这四项技术措施是保障电气设备检修等工作安全的关键环节,缺一不可。

3.电气设备停电后(包括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隔离开关(刀闸)和做好安全措施前,不得(),以防突然来电。

A.触及设备

B.进入遮栏

C.更改安全措施

D.进行验电

答案:AB

解析:在未完成相关安全措施前,触及设备和进入遮栏易发生触电危险,而更改安全措施要按规定流程,验电是后续步骤。

4.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有()。

A.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B.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

C.负责检查检修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

D.对工作票所列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应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答案:ABCD

解析:工作许可人要对工作票安全措施的正确性、现场布置及设备情况等全面负责,保障工作安全许可。

5.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有()。

A.正确组织工作

B.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完善

C.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工作任务、安全措施、技术措施交底和危险点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