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股东协议注意事项.doc
文件大小:26.1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74千字
文档摘要

股东协议注意事项

一、股东资格确认

1.主体适格性

明确各股东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名称)、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所等。确保股东具有合法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成为股东的情形,如公务员不得经商办企业成为公司股东等。

2.出资能力审查

对于以货币出资的股东,要确认其资金来源合法且具备按时足额出资的能力;对于非货币出资的股东,如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要评估其资产的真实价值、产权完整性以及是否存在权利瑕疵,防止虚假出资或出资不实。

二、出资条款

1.出资方式

详细列举各股东的出资方式,除货币外,非货币出资的需明确具体资产类别、品牌、专利技术等,并说明评估作价的依据和方法。例如,某股东以一项专利技术出资,应明确该专利的名称、专利号、有效期、评估机构及评估价值等。

2.出资时间

确定每个股东的出资期限,精确到具体日期或某个时间段。同时,制定逾期出资的违约责任,如逾期一定期限内按未出资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违约金,逾期过长其他股东有权解除其股东资格等。

3.出资转让

约定股东出资转让的条件和程序,如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等。明确转让出资的价格确定方式,可参考公司净资产、市场公允价值等因素。

三、股东权利与义务

1.股东权利

-表决权:明确股东行使表决权的方式,是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还是一人一票制,以及重大事项(如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修改公司章程等)表决权的特别规定。

-分红权:规定公司利润分配的原则、时间和方式,如按实缴出资比例分红,或者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但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等特殊情形。

-知情权:赋予股东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等资料的权利,以及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和质询的权利,并明确行使知情权的程序和公司的配合义务。

2.股东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强调股东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定的章程,不得从事损害公司利益和其他股东利益的行为。

-维护公司利益:股东有义务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积极维护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形象,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不得与公司进行同业竞争。

四、公司治理结构

1.股东会

规定股东会的召集、召开程序,包括通知时间、通知方式、会议议程等。明确股东会的职权范围,哪些事项需经股东会决议通过,以及不同事项所需的表决权比例。

2.董事会(执行董事)与监事会(监事)

若公司设立董事会,要确定董事会成员的人数、产生方式、任期等;设立监事会的,明确监事会成员的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对于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小型公司,要规定执行董事和监事的职责和权限。

3.高级管理人员

确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的聘任、解聘方式,以及其职责、权限和薪酬待遇等。

五、股权变更与退出机制

1.股权变更

除出资转让外,还需考虑股权继承、赠与等情形下的变更程序。对于股权继承,规定是否允许继承人直接继承股东资格,若需其他股东同意,明确同意的条件和程序。

2.股东退出机制

-正常退出:约定股东在公司盈利、亏损等不同情况下的退出方式和价格计算方法,如按公司净资产比例计算退出价格等。

-强制退出:明确股东出现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损害公司利益等情形时,其他股东有权强制其退出公司,并规定强制退出的程序和股权处置方式。

六、保密条款

明确股东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财务信息等属于保密信息范围。规定股东的保密义务期限,一般不少于自股东知悉保密信息之日起若干年。同时,制定违反保密条款的违约责任,包括赔偿因泄密给公司和其他股东造成的全部损失。

七、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

1.违约责任

详细列举各种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及对应的违约责任,如出资违约、违反保密义务、违反竞业禁止等。违约责任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明确性,如支付违约金的具体金额或计算方式,赔偿损失的范围界定等。

2.争议解决

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是通过协商、仲裁还是诉讼解决。若选择仲裁,要明确仲裁机构和仲裁规则;若选择诉讼,要确定管辖法院。同时,规定争议解决期间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