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网络社会学 课件 第9、10章 微信、网络公共领域.pptx
文件大小:1.19 MB
总页数:81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3.51千字
文档摘要

第九章微信;第一节微信概说

第二节微信的交往场域

第三节微信中的互动

第四节微信中的社群感和孤独感;3;第一节微信概说;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版发布,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深度植入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中。2016年8月17日,腾讯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06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4%(见表91)。2016年的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称,超过九成的微信用户每天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其中,拥有200位以上好友的微信用户占比最高,61.4%的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一、微信的特点与功能;7;(二)微信的信息方式特点;从信息流动范围看,微信的信息传播范围不如微博广。微信上的好友多为家人、同学、朋友等熟人,微信形成了一个以强关系为主的社交圈,信息较少被陌生人接收或向外扩散。当一个人兼在两个或以上微信群中,或者该人朋友圈中的另一个人把这个朋友圈的信息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中的时候,微信的跨群传播或跨朋友圈的信息流动形成,从而使信息得到扩展和传播。;(三)微信的功能;实际上,微信的功能目前已经伸向大众传播领域,其传播功能更强大,并且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如此,微信的触角已经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微信的功能服务不断创新:

(1)社交通信。升级语音、视频聊天及朋友圈功能,推出群管理工具等。

(2)微信支付。实现刷卡、扫码、转账、公众号和APP支付,满足不同支付场景,累计绑卡用户数超过2亿。

(3)公众平台。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之一。

(4)企业号。微信为政府、企业及各类组织提供移动应用入口和信息化平台。

(5)城市服务。微信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生活缴费、城市服务等便民功能。

(6)微信硬件平台、生物认证开放平台等更多的功能服务正在持续推出。;微信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即时和异步互动、互联和信息发布。这些功能整??产生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微信最大的功能是整合功能,整合是资源运用的最佳配置方式。互动和信息发布可以采用一对多的形式,把人、信息和物,跨越时间和空间地整合在一起。由此形成的优势具体地说,一方面,微信强大的整合能力笼络了一批便利实用的功能特性;另一方面,微信具有简洁统一的用户界面。截至2016年8月,微信已经保有8亿月活跃用户。微信已经被看作会话式用户界面的典范。;二、微信使用特征;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链的在线社交,在微信联系人中,主要有同学、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亲人/亲戚、同事,占比在80%~90%。从微信的使用频次来看,53.3%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每天使用10次以上的用户累计占87%。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微信的目的主要是沟通交流,以及查看随时可能会更新的朋友圈,每次使用时长较短,但是频率高,因此日均时长累计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微信用户中,每天使用时长在60分钟以上的用户占59.7%,使用时长在30分钟以上的用户占75%。以上数据也说明了微信占用人们生命时间的比重大和微信的日常生活黏性高。;15;第二节微信的交往场域;一、个人与个人的关系;18;二、微信群内关系

;20;三、微信朋友圈关系;22;23;第三节微信中的互动;一、微信人际互动的模式;二、微信人际互动的特点;三、与其他互动方式的比较;(一)符号资源的相似性

(二)共同关注点

(三)情感因素

1.情感能量相似

2.情感共享

3.情感互动;29;第四节微信中的社群感和孤独感

;一、微信社群感

;32;

;(三)微信社群感分析;二、微信孤独感

;36;从信息方式角度,可以把微信定义为基于网络平台的特定的社会交往空间,是为上网者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主要包括点对点的好友之间的互动、点对面的微信群或朋友圈互动、信息接收或发布三种信息方式。这三种信息方式相互交错,使用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微信最大的功能是整合功能。微信用即时和异步互动、互联和信息发布整合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微信的三个基本功能。整合是资源运用的最佳方式。互动和信息发布可以采用一对多的形式,并把人、信息和物,跨越时间和空间地整合在一起。

微信互动的可持续因素主要有符号资源的相似性、共同关注点和情感因素;三者指数越高,可持续互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合理地使用微信会使个体更多地获得社群感。微信能够补充现实社交中的不足,但是过度使用微信会使得个体与现实社交疏离,从而感受到更多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复习思考题;第十章网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