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参考学习资料 11第十一章 细胞核与染色质(1).pdf
文件大小:5.27 MB
总页数:9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56万字
文档摘要

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质

§1核被膜

§2染色质

(§3染色质的复制与表达)

§4染色体

§5核仁与核体

§6核基质

?细胞核的出现是原核细胞

进化到真核细胞的重要标

志。

?在真核细胞,除高等植物

韧皮部成熟的筛管、哺乳

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

数细胞外,都含有细胞核。

?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

核,也有双核细胞或多核

细胞,如肝细胞、肌纤维

细胞。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贮存

场所,并进行DNA复制、

RNA转录及转录初产物的

加工,从而控制着细胞的

遗传与代谢活动,因而是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

核仁和核基质组成。

§1核被膜

?核被膜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

界膜。

?一方面将细胞分为细胞核和细胞

质两大结构与功能区,使得DNA

复制与RNA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

而蛋白质翻译则局限在细胞质内;

?另一方面又通过核孔复合体控制

着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物质交换

和信息交流。

?核被膜由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

及核纤层3种结构组分构成。

§1核被膜

一、核膜

(一)核膜的结构

?由内、外两层核膜构成。

①外核膜:面向胞质的一层

膜,其外表面附有核糖体,

并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

②内核膜:面向核质的一层

膜,其内表面有一层纤维网

络结构——核纤层。

?内核膜上有特异的蛋白质,

如核纤层蛋白受体,核膜因

而能结合在核纤层上。

一、核膜

③核周间隙(核周池):为内、

外膜之间的间隙,与内质网

腔连通。

④核孔:双层核膜并不是完全

连续的,在许多部位内、外

膜融合形成环状开口。

?核孔周围的核膜又称为孔膜

区,该部位的特征性蛋白为

gp210。

?在核孔上镶嵌着一种由蛋白

质构成的复杂结构——核孔

复合体。

一、核膜

(二)核膜的崩解与组装

?在细胞周期中,核膜与细

胞核有规律地解体与重建。

?在分裂前期,核膜崩解成

单层膜泡;

?到分裂末期,核膜开始围

绕染色质重新组装。

一、核膜

?在核膜重组装过程中,新形成

的核膜的来源有2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由内质网膜形

成的,因为外核膜与内质网膜

相通连;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由解体后的

旧核膜的碎片连接而成,这可

以由同位素示踪实验(P228)

支持这一观点。现多数人支持

该观点。

?核膜组装的机制:与染色质有

关。

§1核被膜

二、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complex,NPC)

?核孔复合体镶嵌在内、外

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

?核孔复合体是真核细胞核

膜上特有的结构,由蛋白

质构成,是离子、小分子

及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

的主要通道。

二、核孔复合体

(一)结构模型

?核孔复合体由4种结构组分构成:

①胞质环(外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