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演练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提高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减少因事故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保证社会稳定.
二、演练的目的
为认真贯彻执行《xx法》执行情况,检查整个应急系统的快速反应速度,市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各部门熟悉应急救援程序,市政府决定,开展xx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三、演练目标
中石化石码头油库发生泄漏起火.
四、风险评价
危害特性汽油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柴油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的危险.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汽、柴油大量泄漏易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健康危害汽油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或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神经分裂症.
处置措施迅速撤离油库150米范围内居住人群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油库区内修筑围堤或挖坑收容,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排洪沟和密闭性空间,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安全区进行处理;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危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切断电源、火源,扑灭火源;喷水冷却油罐,并对邻近储存油罐进行有效冷却;控制泄漏,在确保安全条件下进行堵漏;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或消防防护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可冷却.
五、演练的参加人员和单位
市政府领导及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安监局、市公安局、乌林镇、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气象局、市电信公司、市交警大队、市消防大队、市人民医院、中石化湖北荆州石油xx公司等单位及其负责人.
六、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副指挥长:
成员:
七、各职能部门分工情况及工作职责
(一)综合协调组
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协调组织事故现场救援工作.负责向各个组传达指挥部负责人指令;负责联系和督促各组工作;报告各组救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负责专家人员的技术信息;负责联系驻军援助工作;负责向上一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及请求援助.
(二)现场警戒组
由市公安局、交通局、气象局、乌林镇组成;白忠平任组长.负责风向、风级、温度、阴晴雨等气象预报;负责划定现场的警戒区并组织警戒,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实行道路交通管制;负责疏散事故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负责救援运输车辆的畅通.
(三)救援排险组
由市消防大队胡教导员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危险化学品性质、危害性的鉴定,提出处置预案并实施,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和泄漏点的施救.
(四)医疗抢救组
由市卫生局谌启炎任组长,负责组成现场临时救治中心,并启动120急救中心系统,对现场人员实施救护.
(五)后勤保障组
由市财政局向德福任组长,负责提供现场应急人员的饮食、装备、物资、车辆的调度供应.
(六)通讯联络组
由市电信公司王旭阳任组长,负责保证施救现场的通讯畅通,在施救现场不能使用移动通讯系统时牵拉专线,保证指挥部指挥系统畅通.
(七)对外宣传组
由市委宣传部陈超任组长,负责对周围居民及需疏散群众及时广播传递应急信息,负责统一向媒体进行应急情况发布.
(八)善后处理组
由环保局施德南任组长,负责对泄露到下水道、排洪沟的成品油进行处理及污染状况监测,消除施救后的安全隐患.
八、应急救援行动
(一)事故发生、上报并启动企业应急预案
1、事故发生.2007年X月X日,中石化石码头油库正在为槽车装载汽油,突然,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并引发油罐发生火灾和成品油泄露.
2、事故报告与初始扑救.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迅速向油库负责人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撤离.油库负责人接报后,对事故进行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