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施工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项目名称
新建铁路衢丽III标松丽段工程
共6页
交底编号
QLTI-XBFDQ-(MBAZ)-01
工程名称
西奔畈大桥
设计文件图号
衢丽施(桥)参-JL02
施工部位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模板施工。
二、设计情况
底模采用10cm钢模板,侧模及内模均采用定制钢模板,梁长32.6m,梁宽11.6m,翼板高度24cm,跨中设置预拱度,预拱度-3.9cm。
三、施工准备
模板施工前应确认移动模架走行到位,各机构锁定完毕。仔细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凹凸变形、残存灰渣,特别是接口及端模管道孔眼内应清除干净。
四、施工工艺
1.底模合模
支架预压完成卸载后重新调校线形后,开始调整底模。底模采用厚度为10cm的钢模作为面板,按测量放线点进行铺装,施工时模板拼缝应顺直、美观,模板拼缝应严密(≤2mm)。
为方便在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前清洗钢筋和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在底模上预留2处10×10cm的泄水孔,冲洗后再封闭好,四周涂上玻璃胶,同时进行加固处理。。
2.底模的调整、维修。
底模检查完毕,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对调整部位进行复验。底模须定期维修保养。对偏差较大的部位及偏差有加大趋势部位,及时调整维修。
3.底模反拱、压缩量设置
为部分抵消张拉后产生的上拱度,在跨中处预设反拱,反拱由跨中向两端布置,跨中预拱度为-3.9cm,底模与分配梁间的间隙采用钢板楔块填充,底板整体线形平顺。
4.侧模安装
外侧模板采用桁架结构形式,厚6mm定制钢模板,直接立于I12工字钢分配梁上。当内外侧模板拼装后用φ25对拉螺杆对拉。外模结构见下图,具体结构见设计图纸,对拉螺杆位于底板下方。侧模所有螺栓都采用双螺母。
外模结构示意图
同时,为确保外模安装质量和操作安全,采用移动小车工艺进行侧模板向下一跨施工的滑移。
滑移小车正面
5.外模清理、涂刷模板漆
合模后,将模板上的杂物收拾干净,扫除模板上的灰尘浮渣。附着在模板上的灰渣可先用铲刀铲除,随后用角磨机将模板整体打磨。模板打磨完成后,用鼓风机将灰尘吹净。模板清理干净后,用滚筒刷从模板一端向另一端均匀涂刷脱模剂。脱模剂未完全干燥前严禁上人。
6.安装端模
端模安装前先将锚垫板安装在端模上,并核对其规格和位置后紧固。安装前检查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凸凹变形及残余灰浆。模板组合形式为侧包端,端模通过螺栓与外模连接。安装时对齐梁端线,将端模逐块安装,用螺栓连接牢固。
7.安装内模
底腹板钢筋绑扎后安装内模,安装前先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是否涂刷了脱模剂。内模为分块拼装式结构,分块之间用螺栓连接,内部采用骨架支撑。内模设置与底模、侧模相同的反拱值。采用小车将各节块倒运至上孔箱梁梁端,通过吊车吊装至正确安装位置。安装时注意螺栓拧紧,骨架上的销轴要插接到位并安装开口销。内模的整体拼装尺寸必须保证梁体的外形尺寸,其单件制造误差满足总体拼装后尺寸误差。内模拼装成整体后各部尺寸的误差须符合下列规定:
内模全长±10mm,全宽+5,0mm,全高±5mm;
内模拼缝错台小于2mm,不平整度用1m长靠尺量测小于2mm;
五、质量标准
1.清理调整底模、安装支座板、梁体钢筋预埋件、端模板等必须由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核检合格。
2.模板全部安装完毕后,自行对各部尺寸及紧固件进行检查,待项目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报专职检查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设驻场监理时)检查合格签证,同意施工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模板检查及验收标准见下表
模板安装尺寸检查及验收标准
序号
项目
要求
采用标准规范
1
模板总长
±10mm
TB10415-2018
2
底模板宽
+5mm、0
TB10415-2018
3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2mm
TB10415-2018
4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10mm
TB10415-2018
5
腹板中心线与支座中心线偏差
≤10mm
TB10415-2018
6
模板倾斜度偏差
≤3mm/m
TB10415-2018
7
模板平整度
≤2mm/m
TB10415-2018
8
桥面板宽
±10mm
TB10415-2018
9
腹板厚度
+10mm、0
TB10415-2018
10
底板厚度
+10mm、0
TB10415-2018
11
顶板厚度
+10mm、0
TB10415-2018
12
支座板处的钢底模任意两点的高度差
≤1mm
内控
13
端模板锚穴预设角度相互偏差
0.5°
内控
14
端模板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
≤3mm
内控
15
内模板高度及纵向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
±5mm
内控
16
整体模板对角线相互差值
±15mm
内控
安全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