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艺术音乐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
第四单元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
课题
学习项目三20世纪西方音乐轨迹
学习目标
1.知道20世纪音乐发展的两条路线:实验探索的专业音乐与大众的流行音乐。
2.了解20世纪专业音乐创作中的代表作曲家、代表作品以及所属流派。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专业音乐创作中的代表作曲家、代表作品以及所属流派。
教学难点:
能感受并理解20世纪音乐的多样性与个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
19世纪下半叶,在浪漫主义深入发展的同时,欧洲各地也纷纷出现了本
国的民族乐派,至19世纪末,以德奥为中心的晚期浪漫主义和法国的印象主
导入义,在向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的过渡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本节课将从晚期浪
(5分钟)漫主义开始,走进20世纪多元化的音乐时代。
教师播放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片
段,学生感受浪漫主义晚期的音乐。
情境架构创设“20世纪西方音乐导赏会”情境,以20世纪专业音乐创作为主要内
(2分钟)容,每个小组选取不同的代表作曲家,为大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按小组进教师根据各学习小组选择的音乐家、作品信息以及风格流派出现的时间顺
行音乐导序进行正向排序,让学生能清晰感知音乐发展的时间脉络。
赏。1.第一小组:介绍作曲家勋伯格及其代表作品《五首管弦乐曲》
(30分钟)教师补充:勋伯格(1874—1951)是20世纪较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
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的“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不仅首创了无调性音乐,
还发明了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手法。他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晚期浪
漫主义时期,代表作《净化之夜》等;第二,1908年开始的无调性时期,代
表作《月迷彼埃罗》等,我们今天听到的《五首管弦乐曲》正属于这个时期;
第三,1923年开始用十二音手法作曲,代表作《一个华沙的幸存者》等。他
的音乐作品和创作理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第二小组:介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及其代表作品《C大调交响曲》
教师补充: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是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力图复兴、
模仿浪漫主义以前的风格、体裁和形式,尤其是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代
表人物,但他的音乐创作却有不同的阶段和风格。早期斯特拉文斯基的三部舞
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带有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格,并开拓出
作曲家自己的风格特点。中期为“新古典主义时期”,在斯特拉文斯基“返回
巴赫”的口号下,作品运用自然音体系、清晰的调性中心和古典曲式结构。今
天我们听到的《C大调交响曲》正属于这个时期。而晚期时他受勋伯格影响,
开始用十二音手法创作序列音乐作品。
3.第三小组:介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及其代表作品《第二圆舞曲》
教师补充: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是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很
难被归类于某个20世纪西方音乐的流派。他并不坚持任何特定的流派,却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