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面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
A.小麦B.棉花C.水稻D.玉米
答案:B
解析:粮食作物是对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的总称。棉花是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液泡
答案:B
解析: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液泡储存细胞液等。
3.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氮肥?()
A.氯化钾B.过磷酸钙C.尿素D.硫酸钾
答案:C
解析:尿素含氮量高,是常见的氮肥。氯化钾、硫酸钾属于钾肥;过磷酸钙属于磷肥。
4.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期一般是()
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
答案:B
解析:幼虫期害虫取食量大,对农作物危害严重,且此时害虫抗药性相对较弱,所以是防治最佳时期。卵期较难发现和防治;蛹期不食不动,防治效果不佳;成虫期很多害虫已具有较强繁殖能力,防治难度增加。
5.下列哪种土壤质地最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
A.砂土B.黏土C.壤土D.都一样
答案:C
解析: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适中,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砂土通气性好但保水保肥差;黏土保水保肥强但通气性差。
6.以下哪种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A.基因编辑技术B.灌溉技术C.施肥技术D.修剪技术
答案:A
解析:基因编辑技术可定向改变作物基因,使其获得抗病虫害、抗干旱等抗逆性状。灌溉技术是保证水分供应;施肥技术提供养分;修剪技术主要影响作物形态和生长空间等,都不能直接提高抗逆性。
7.农作物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不包括()
A.适宜的温度B.充足的光照C.适量的水分D.充足的空气
答案:B
解析: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适量水分和充足空气。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外界条件,有些种子在黑暗中更易萌发。
8.以下哪种农业生产方式属于生态农业?()
A.大量使用化肥B.单一作物种植C.立体种养D.过度放牧
答案:C
解析:生态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立体种养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实现多种生物互利共生,减少环境污染,属于生态农业模式。大量用化肥、单一作物种植、过度放牧都不利于生态平衡。
9.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C.改变植物形态D.增强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节植物生长,如促进或抑制生长、改变植物形态等,但不能直接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作用主要与光照、叶绿体等有关。
10.以下哪种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
A.水稻白叶枯病B.小麦锈病C.烟草花叶病D.白菜软腐病
答案:B
解析:小麦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水稻白叶枯病由细菌引起;烟草花叶病由病毒引起;白菜软腐病由细菌引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特点的有()
A.人的作用突出B.营养结构简单C.自我调节能力强D.开放性
答案:ABD
解析:农业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频繁,作用突出;生物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是半人工半自然的开放性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2.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大水漫灌D.秸秆还田
答案:ABD
解析:增施有机肥可直接补充土壤养分;合理轮作能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环境;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大水漫灌易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不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3.常见的农作物育种方法有()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答案:ABCD
解析: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诱变育种通过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变;单倍体育种可快速获得纯合子;多倍体育种能培育出果实大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4.以下哪些是昆虫的特征?()
A.身体分节B.有外骨骼C.有三对足D.用鳃呼吸
答案:ABC
解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分节明显;体表有外骨骼;胸部有三对足。昆虫用气管呼吸,不是鳃呼吸。
5.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有()
A.品种B.栽培技术C.采收时期D.贮藏条件
答案:ABCD
解析:不同品种农产品品质有差异;栽培技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品质;采收时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