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菜畦(qí)参差不齐(cān)
B.干涸(hé)嗔怪(chēn)怪诞不经(dàn)
C.狭隘(ài)哺乳(pǔ)拈轻怕重(niān)
D.怂恿(sǒng)模样(mó)神采奕奕(yì)
答案: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篷勃安详恍然大悟浑为一谈
B.云霄分歧见异思迁美不胜收
C.感慨奥秘由然而生花团锦簇
D.静谧决别疲倦不堪惊慌失错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吸引了广大观众。
B.三月的婺源,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开,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C.班长提出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大家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D.他对工作一丝不苟,每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最好。
答案: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D.《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答案:A
6.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答案:A
7.下列词语中“疾”的意思与“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疾病B.疾恶如仇C.疾驰D.疾苦
答案:C
8.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答案:C
9.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B.“河”一般专指黄河,“关”一般专指函谷关,“江”一般专指长江。
C.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以上表述都正确。
答案:D
10.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通过描写海上日出、江上春早的景象,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直”“圆”二字,使画面富有立体感。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见”字比“望”字更能体现诗人的心境。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写出了战争时间之长,“抵万金”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家书的珍贵。
答案:无(四个选项赏析均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名著《西游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B.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C.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D.猪八戒性格温和,待人友善,为人正直,是取经路上的重要助力。
答案:ABC
2.下列词语中,属于描写人物神态的有()
A.眉开眼笑B.面红耳赤C.垂头丧气D.手忙脚乱
答案:ABC
3.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有()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答案:ABCD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描写方法的有()
A.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神态描写)
B.他迅速地跑过去,捡起地上的垃圾。(动作描写)
C.我心里想:“要是我能考满分就好了。”(心理描写)
D.她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像瀑布一样垂在背上。(外貌描写)
答案:ABCD
5.下列关于汉字演变过程的表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