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浙江金华义乌市慈善总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件大小:67.42 K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98万字
文档摘要

2024年浙江金华义乌市慈善总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其形式包括()。①口头形式②书面形式③默示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默示形式。口头形式是指用语言进行意思表示,简便快捷,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书面形式是指以文字等有形的表现方式体现意思表示,具有明确性和稳定性,能有效避免纠纷;默示形式则是通过行为等间接方式作出意思表示。所以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涵盖了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默示形式。

2、2020年8月25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办事处宣称,经过努力,非洲已不存在()。

A.鼠疫

B.疾病

C.黄热病

D.小儿麻痹病毒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办事处相关消息内容的了解。鼠疫作为一种在非洲部分地区时有发生的传染病,2020年8月25日并未有非洲已不存在鼠疫的相关表述;疾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各种类型的病症,截至当时以及目前,非洲不可能不存在疾病;黄热病在非洲也一直是需要防控的疾病之一,不会在该时间节点表示已不存在这种疾病;而在相关报道中,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办事处表示经努力,非洲已不存在小儿麻痹病毒。所以正确答案是小儿麻痹病毒。

3、下列哪种情况适用“应当免除处罚”?()

A.预备犯

B.未遂犯

C.中止犯造成损害的

D.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不同犯罪形态的处罚规定,来判断哪种情况适用“应当免除处罚”。根据法律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预备犯不是应当免除处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未遂犯并不适用“应当免除处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所以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并不适用“应当免除处罚”。同样是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所以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适用“应当免除处罚”。综上,正确情况应当是“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适用“应当免除处罚”。

4、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管理者,均需依据组织总目标的要求规划活动、设定目标,这体现了计划的()。

A.普遍性

B.开放性

C.效率性

D.创造性

【答案】:A

【解析】计划的普遍性强调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能,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管理者,都需要按照组织总目标的要求进行计划活动、设置目标,这体现了计划在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普遍存在和应用。而开放性通常不是计划的典型特性;效率性主要关注计划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性侧重于计划制定过程中创新和独特的思维。所以这里体现的是计划的普遍性。

5、一位法学院教授在回忆学习宪法的经历时表示,起初觉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学问,随着学习不断深入,愈发意识到宪法不仅是治国安邦的学问,更是每个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教授的这番表述告诉我们()。

A.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行使

B.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

C.宪法效力最高

D.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答案】:B

【解析】该题描述了法学院教授对宪法认识的转变,从最初认为宪法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到后来意识到宪法还是每个公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这强调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行使,此表述着重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与题干中强调的宪法对公民权益保护的主旨不相符。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这一表述契合题干中宪法是公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武器的内容,突出了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功能,准确概括了教授表述所传达的核心意思。宪法效力最高,主要阐述的是宪法在法律效力层面的地位,与题干强调的宪法保障公民权益这一重点无关。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说的是宪法与其他法律在国家法制体系中的关系,并非题干所强调的宪法对公民权益的保障作用。综上,正确答案应体现宪法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即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

6、该公文的成文日期“2019年9月3日”指的是()。

A.公文的写作日期

B.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C.公文发出的日期

D.公文打印的日期

【答案】:B

【解析】公文成文日期通常是指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公文写作日期不一定是最终确定的公文日期,写作过程可能有多次修改;公文发出日期是公文实际传递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