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单招《物理》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文件大小:183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6.7千字
文档摘要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单招《物理》题库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安装在公路上的测速装置如图所示,在路面下方间隔一定距离埋设有两个通电线圈,线圈与检测抓拍装置相连,车辆从线圈上面通过时线圈中会产生脉冲感应电流,检测装置根据两个线圈产生的脉冲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车速大小,从而对超速车辆进行抓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经过线圈上方时,两线圈产生的脉冲电流信号时间差越长,车速越大

B.汽车经过通电线圈上方时,汽车底盘的金属部件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C.当汽车从线圈上方匀速通过时,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A.汽车经过线圈上方时产生脉冲电流信号,车速越大,汽车通过两线圈间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小,即两线圈产生的脉冲电流信号时间差越小,故A错误;

BCD.汽车经过通电线圈上方时,汽车底盘的金属部件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磁场,金属部件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金属部件中产生感应电流;当汽车从线圈上方匀速通过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2、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200欧姆,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变为121欧姆,这个现象说明金属的电阻率影响因素是()

A.电压

B.时间

C.温度

D.电流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金属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在物理知识中,金属的电阻率会随温度变化。正常发光时灯泡温度高,电阻大;停止发光后温度降低,电阻变小。所以电阻变化是因为温度改变,答案选C。其他选项,电压、电流不会直接影响电阻率,时间也并非关键因素。

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某大型车企正致力于高压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下列关于电源的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势的单位为焦耳

B.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C.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D.电动势的大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反映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理解。电动势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其大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体现。A选项,电动势单位不是焦耳。B选项,电动势不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C选项,电动势大小与电源储存电能多少无关。所以选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波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E.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磁波和声波的相关知识。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光速c。声波是纵波,不是横波,且不止能在空气中传播。声波会发生干涉现象。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A选项正确。

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光的传播知识。在自然界中,光沿直线传播。大树枝叶挡住光线,形成无光区域,即树荫。选项A光的直线传播符合,因为光线无法绕过大树到达其后方,从而产生阴影。B光的漫反射是光线向各个方向无规则反射;C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改变;D平面镜成像不符合树荫形成原理。所以答案是A。

6、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会产生污染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电饭煲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物的电器

D.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磁波的相关知识。电磁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雷达就是利用其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电磁波会产生污染,能在真空中传播,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加热食物,并非电磁波。所以综合来看,选项D正确。

7、滑雪运动员从山上加速滑下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重力做负功,动能增加

B.重力做正功,动能减少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运动员从山上加速滑下,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同时速度增加,动能增加。A选项,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员向下运动,重力做正功,不是负功;B选项,重力做正功,动能应增加,不是减少;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