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嘉兴酱(卤)鸭-编制说明 》.pdf
文件大小:216.8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25万字
文档摘要

一、项目来源:

根据浙江省食品学会关于印发2020年度第二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浙江子午线质量标准化

研究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起草工作组负责团体标准《嘉兴酱(卤)鸭》草案稿的起草工作,并由

浙江省食品学会归口。

二、标准制定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酱卤食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且风味俱佳,深受食者追捧。酱(卤)

鸭属于酱卤食品的一种,是江南地区传统风味名菜之一。酱(卤)鸭制品选料精致,注重色、香、

味、形,工艺细腻,皮黑肉嫩、醇厚不腻、香鲜美味。酱(卤)鸭制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

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市场需求巨大。

嘉兴酱(卤)鸭是嘉兴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色泽褐红,油而不腻,味鲜入骨,食之使

人胃口大开,是多年来嘉兴人民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又深深烙印在百姓心中的传统美味。

经过多年的发展,嘉兴酱(卤)鸭加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加工技术的使用范围正在

逐步扩大,大大地促进了嘉兴酱(卤)鸭制品行业的发展。例如嘉兴酱(卤)鸭生产企业在解冻

过程中采用了冷藏解冻等技术来保证酱(卤)鸭制品的品质,使原料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还有嘉兴酱(卤)鸭生产使用真空包装技术来包装酱(卤)鸭制品,较好地解决了防腐保鲜等问

题,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此外锁鲜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不影响嘉兴酱(卤)鸭制品的风味和营

养物质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保质期。

制定规范的嘉兴酱(卤)鸭标准,统一酱(卤)鸭的产品标准,指导企业生产优级的酱(卤)

鸭产品,可以体现企业的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及嘉兴酱(卤)鸭在全国的品牌竞争力。标准的制

定让企业有依据可依,同时减少生产企业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保障酱(卤)鸭的食品安全,

确保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嘉兴酱(卤)鸭标准的制定还能够填补我国酱(卤)鸭标准方面的空白,提高整个行业的市

场竞争力,有利于酱(卤)鸭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为我国食品监管机构提供执法的科学依

据。

三、与我国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从国内标准来看,嘉兴酱(卤)鸭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T23586酱卤肉制品和GB27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但这些国家标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GB272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只是对熟肉制品的食品安全规定了安全指标,如果

作为嘉兴酱(卤)鸭的产品标准缺少质量指标要求。

GB/T23586《酱卤肉制品》包括了酱卤肉制品的质量指标要求,但对于嘉兴酱(卤)鸭来说

无个性化指标以及分级指标。

参考了行业标准NY/T628《板鸭》。

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修正)中第六十三条的规定。

四、标准制定工作主要过程:

1、2020年8月10日-8月20日,收集相关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等信息。

2、2020年8月20日-8月30日,收集、攥写和提交团体标准立项申请材料。

3、2020年9月4日,浙江省食品学会印发了《浙江省食品学会发布2020年度第二批团体标

准立项》的文件。

4、2020年9月5日-9月18日,完成《嘉兴酱(卤)鸭》团体标准草案稿。

5、2020年9月19日-9月25日,形成了《嘉兴酱(卤)鸭》工作组讨论稿。

6、2020年9月26日,召开专家研讨会,会议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嘉兴酱(卤)鸭

定义中增加“食糖”辅料,增加“硬杆毛”的定义描述;(2)4.2感官要求中将“无毛”修改为

“无硬杆毛,无绒毛”,“允许有少量杂毛”修改为“无硬杆毛,允许有绒毛”,提出感官要求

鸭皮完整程度仅适用于带皮部位;(3)提出6.1感官要求提出对带皮部位观察鸭皮完整程度,6.2.4

水分的测定应取固形物测定。

1

7、2020年9月27日-9月28日,完成《嘉兴酱(卤)鸭》征求意见稿。

五、标准制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按GB/T1.1-2020的编

写原则进行编写。以加强嘉兴酱(卤)鸭卫生安全为原则,深入调查研究,保证规范起草工作的

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一)可操作性原则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按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嘉兴酱(卤)鸭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标准

内容进行科学设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