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1-11章答案.docx
文件大小:162.73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6.12千字
文档摘要

1.1

1【单选题】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带到了中国。

2【单选题】()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

3【单选题】()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

A.英国B.荷兰C.意大利D.法国

A.1550年代

B.1560年代

C.1540年代

5【多选题】

一开始的清代外销画有哪些不同的题材?()

A.茶叶的制作过程

B.陶艺的制作课程

C.制丝的过程

6【判断题】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我的答案:√

7【判断题】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

我的答案:×

1.2

1【单选题】徐悲鸿曾说:“()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

2【单选题】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于()。

3【单选题】()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

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B.美国的艺术C.日本的艺术D.古典艺术

4【判断题】《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

我的答案:√

5【判断题】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

我的答案:×

2.1

1【单选题】()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

A.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

书画领域。

C.《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判断题】从趣味、形式、思想、理念方面来说,“金石入画”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

2.2

1【单选题】()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

2【单选题】()不是课程中提到的,任伯年作画的特点。

A.强调都市趣味B.强调金石入画C.用传统的国画材料,表现写实手法D.能够准确表现人物

3【判断题】任伯年绘画题材丰富,包括历史、神话、民间生活、文人故事等。

我的答案:√

4【判断题】在上海兴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是为了通过一种组织,来保证画家的创作次序和他们的生产,保证他们的利益。

我的答案:√

3.1

1【单选题】世界范围内,“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

A.日本建立的工部美术学校校名中B.商业文件和公共文件中C.美国学者芬诺罗萨到日本讲

2【单选题】()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特征。

3【单选题】()的思想,对蔡元培的艺术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4【判断题】早期的“美术”一词,广义上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等。

我的答案:√

5【判断题】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批判宗教迷信,以及无功利地培养崭新的人格。

我的答案:√

3.2

1【单选题】()不是美术革命所强调的特征。

2【单选题】()提出“美术”这种新词,以及提出美术革命的目的。

3【单选题】()指出:在学习西方绘画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良的倾向,用一些粗浅的方法,描绘色情、庸俗、艳俗的内容。

A.吕激《美术的革命》B.陈独秀《敬告青年》C.蔡元培《美术的起原(源)》D.A.鲁迅《拟播

4【判断题】陈独秀认为,只有欧洲的写实主义方法,才能改变中国美术的现状。

我的答案:√

5【判断题】1922年,梁启超在为北京美术学校的师生做的讲座中提到,要取纯客观的态度。我的答案:√

4.1

1【单选题】()游离欧洲后提出了“求真”。

2【单选题】()是拉斐尔的作品。

3【判断题】清代推崇西方绘画是出于政治目的。我的答案:√

4.2

1【单选题】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的任务不包括()。

2【单选题】知识分子在对比东西方文明时,对比了()的思想。

3【判断题】西画、西风盛行于20世纪初。

我的答案:√

4.3

1【单选题】()是林纾翻译的。

2【单选题】北大的激进知识分子不包括()。

3【判断题】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口号是提倡风雅、保存国粹。我的答案:√

4.4

1【单选题】《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包括了()的文章。

2【单选题】文人画的特点不包括()。

3【单选题】()在编纂美术史时将美术史分成了中国美术史和西洋美术史。

4【判断题】“四王”是指王翠、王鉴、王时敏和王源祁。我的答案:√

5【判断题】中国的艺术史学曾受日本影响。

我的答案:√

4.5

1【单选题】陈独秀在()中对科学做了描述和定义。

2【单选题】《天演论》翻译自()的著作。

3【判断题】滕固认为西学于国粹而言只是一种滋补品。我的答案:√

4【判断题】作为同学,鲁迅和陈师曾对国粹的态度是一样的。我的答案:×

4.6

1【单选题】()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2【单选题】()是梁启超的著作。

3【单选题】梁漱溟主张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