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农武装割据》.pptx
文件大小:3.22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39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第2课时工农武装割据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

教学目标导入新课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背叛:中国共产党将怎么做?工农武装割据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工农武装割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内容: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影响: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共产党在各地发动秋收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地点:湘赣边领导人:毛泽东结果:失败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城市农村看图说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中共独立领导、以攻打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两次起义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城市里起义不可能胜利,所以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长沙湖南湘赣边界江西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背景:秋收起义失败地位: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毛泽东地点:井冈山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分析其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多种因素。①分布特点:大都位于各省的交界处,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基础比较好,便于队伍的发展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物产丰富③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在根据地实行正确的政策,如开展土地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看图说出有哪些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和第一个根据地在哪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而来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分布的共同特点?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这些地方往往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的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现实目标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土地革命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土地革命目的: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分配原则: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阅读P60页材料1、材料2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革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土地改革以后,分田分地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活上得到保障,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尊严。说明农民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为他们谋利益,革命积极性高涨。这使红军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力支持。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中央苏区的民主选举时间:1931年地点:江西瑞金主席:毛泽东地位:中国农民最早的民主选举。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革命才会成功。启示:工农武装割据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本课的“第一”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4.最大的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5.中国农民最早的民主选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为纪念建军90周年,同学们计划前往人民军队诞生地参观学习。他们前往的“英雄城”是()A.长沙 B.武汉 C.广州 D.南昌D

教学目标巩固提升90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国某地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开始,也是()A.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B.党在国共合作下誓师北伐的宣言C.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序曲 D.党和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