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体粘接操作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嵌体处理
03
粘接剂应用
04
固化操作
05
形态修整
06
术后维护
01
术前准备
01
术前准备
PART
患者口腔评估与消毒
检查患牙是否有龋坏、牙周病等问题,确保患牙适合嵌体修复。
口腔检查
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口腔,确保嵌体粘接时口腔环境清洁。
口腔卫生指导
使用消毒液对口腔进行全面消毒,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降低感染风险。
口腔消毒
嵌体适配性检查
咬合检查
检查嵌体与对颌牙的咬合关系,确保咬合正常,无高点或早接触。
03
确保嵌体在牙体内稳固,无松动、脱落等情况。
02
嵌体稳定性检查
嵌体就位检查
检查嵌体是否能够完全就位,与牙体之间无明显缝隙。
01
牙体隔湿处理
牙体干燥
使用气枪将牙体表面吹干,确保粘接面干燥无水。
01
牙体保护
使用橡皮障等工具将患牙与唾液隔离,避免粘接过程中受到污染。
02
牙体处理
如有必要,可对牙体进行酸蚀、涂粘接剂等处理,以增强粘接效果。
03
02
嵌体处理
PART
嵌体表面清洁活化
使用清洁剂或特定溶液,彻底清除嵌体表面的油污、唾液等污染物。
去除嵌体表面污染物
活化处理
清洗与干燥
采用喷砂、酸蚀等方法对嵌体表面进行活化处理,提高其粘接性能。
清洗嵌体表面,确保无清洁剂或酸蚀剂残留,并充分干燥。
根据嵌体材料选择合适的酸蚀剂,如氢氟酸等。
酸蚀剂选择
将酸蚀剂均匀涂抹在嵌体粘接面,酸蚀时间依据材料而定。
酸蚀操作
酸蚀后用清水冲洗,去除酸蚀剂,防止残留影响粘接效果。
酸蚀后处理
粘接面酸蚀处理
试戴与微调确认
确认嵌体
确保嵌体完全贴合牙体,无翘动、无缝隙,以保证粘接效果。
03
根据试戴情况,对嵌体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调磨、抛光等。
02
微调嵌体
试戴嵌体
将处理好的嵌体试戴在患者口内,检查嵌体与牙体的密合度及邻接关系。
01
03
粘接剂应用
PART
粘接剂类型选择
树脂基粘接剂
提供良好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多种材料。
01
玻璃离子粘接剂
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生物相容性,适用于牙本质和牙釉质的粘接。
02
聚羧酸粘接剂
适用于粘接金属、陶瓷和树脂等材料,且对牙髓刺激性小。
03
双面涂布技术
清洁牙面,去除牙石、菌斑等污染物,增加粘接面积。
牙面处理
粘接剂涂布
嵌体粘接
将粘接剂均匀涂布在牙面上,避免气泡和厚度不均。
将嵌体轻轻压入粘接剂中,确保嵌体与牙面紧密贴合。
多余粘接剂清除
在粘接剂固化前,用探针或洁治器去除多余的粘接剂。
去除多余粘接剂
用抛光膏和抛光轮清洁牙面,去除粘接剂残留。
牙面清洁
确认嵌体是否完全就位,如有需要,可重新粘接。
检查嵌体
04
固化操作
PART
光照固化时间控制
光照均匀性
确保固化灯的光照均匀,避免出现固化不均的情况。
03
根据固化灯的光照强度,调整适当的光照距离,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照影响固化效果。
02
光照强度的调节
光照时间的选择
根据材料的类型和厚度,选择合适的光照时间,以确保固化效果和强度。
01
分区域固化顺序
先固化深层嵌体
先固化较深的嵌体,再固化较浅的部分,以避免深浅部分的固化不均。
01
按嵌体大小顺序固化
先固化较大的嵌体,再固化较小的部分,以确保整体固化效果。
02
遵循由里到外的顺序
对于复杂的嵌体,应从内部开始固化,逐步向外部扩展,以减少固化过程中的应力。
03
固化设备参数设定
根据嵌体材料和固化设备的要求,设定适当的温度,以确保固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设定合适的固化温度
设定合适的固化压力
设定合理的固化程序
对于需要施加压力的固化设备,应根据嵌体的特点和材料要求,设定适当的压力值。
根据嵌体的形状、大小和材料,制定合理的固化程序,包括预热、保温、加压等步骤,以确保固化效果和质量。
05
形态修整
PART
使用细粒度金刚石磨头或砂轮,将嵌体边缘精细修整,去除多余的金属或陶瓷材料。
边缘修整
使用橡胶磨头或抛光轮,对嵌体边缘进行抛光,使其光滑无锐角。
边缘抛光
特别注意嵌体与邻牙的邻面抛光,以获得良好的邻接关系。
邻面抛光
边缘精细抛光
咬合关系验证
咬合检查
咬合测试
咬合调整
使用咬合纸或咬合蜡,检查嵌体与对颌牙的咬合关系,确保无高点或早接触。
如有需要,可使用咬合调整器或金刚砂车针,对嵌体或对颌牙进行少量调整,以达到理想的咬合状态。
在调整后进行咬合测试,确认嵌体与对颌牙的咬合关系良好,无不适感。
表面光滑度处理
表面抛光
使用抛光轮或抛光膏,对嵌体表面进行抛光,使其表面光滑如镜,减少菌斑附着和牙石形成。
01
缝隙处理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嵌体与邻牙之间的缝隙,确保无食物残渣和菌斑残留。
02
表面涂氟
在抛光后,可在嵌体表面涂一层氟化物,以增强其抗龋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03
06
术后维护
PART
患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