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章 存储论.pdf
文件大小:220.46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3.08万字
文档摘要

第十章存储论

人们在生产经营和商品销售的活动中,常常需要把购买的原料、生产的产品

和销售的商品存贮起来,以备使用和销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需求与供应、

消费与存储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其结果将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供过于

求,由于原料、产品或者商品的积压,造成资金周转的缓慢和成本的提高而带来

经济损失;另一种情况是供不应求,由于原料或者商品短缺,引起生产停工或者

无货销售,使经营单位因利润降低而带来经济损失。为了使经营活动的经济损失

达到最小或者收益实现最大,于是人们在供应和需求之间对于存储这个环节,开

始研究如何寻求原料、产品或者商品合理的存储量以及它们合适的存贮时间,来

协调供应和需求的关系。

存贮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对于特定的需求类型,讨论用怎样的方式进行

料的供应、商品的订货或者产品的生产,以求最好地实现存贮的经济管理目标。

因此,存贮论是研究如何根据生产或者销售活动的实际存贮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

然后通过费用分析求出产品、商品的最佳供应量和供应周期这些数量指标。

存贮模型分为确定性和随机性两大类,供需完全可以预测的模型称为确定型

模型,否则就是随机型模型。

§10.1存贮模型的结构及基本概念

一般存贮系统的结构模式可以表示为如图10—l的形式。由于生产或销售的

需求,从存贮点取出一定数量的库存货物,这就是存贮系统的输出。由于存贮货

物的不断输出而减少,则必须及时作必要的补充,这就是存贮系统的输入。

库存

补充需求

图10—1

需求的方式可以是均勺连续的或间断批量的,需求的数量可以是确定性的或

是随机性的。补充的形式可以由经营单位向外订货或者自身按排生产活动。研究

补充的主要数量指标为:确定订货周期或生产周期(补充间隔期)和确定订购批

量或生产批量。

10.1.1费用构成

费用是评价存贮系统库存控制优劣的主要标准。存贮系统有关的主要费用可

以分为以下三类。

1.订货费

订货费是从每次订货到货物入库所需的全部费用。它主要包括两项费用:

(1)订购费。如手续费、交通费、出差费、检验费等固定费用,它仅与订

购次数有关,而与订购数量无关。(2)货物成本费。包括货物的价格、运输费、

运输的损耗等可变费用,它因订购数量的不同而变化。

2.存贮费

存贮费是货物从入库到出库阶段内由于库存保管所需要的费用。它主要包括

1

仓库场地的租借费、货物的保管费、资金占用的利息费、货物的损耗费等,它因

存贮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缺货费

缺货费是指库存货物供不应求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生产中断的经济损

失、失去销售机会的利润损失、没有完成合同的处罚等。

在建立存贮模型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存贮问题的实际背景,首先应该弄清

楚哪些费用必须纳入模型,然后选择确定运用哪种存贮控制方法,使建立的模型

中各项费用之和达到最小。

由于研究的存贮系统的实际背景存在许多差异,所以给研究者建立数学模型

留下许多创造空间,许多研究者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和存贮策略,本书只介绍

了有限的方法让读者对于存贮论的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阅

相关的存贮论专著。

10.1.2存贮控制的数量指标和参数符号

在介绍存贮模型以及选择控制方法前,我们先给出几个数量指标:

1.订购点q

订购点是指当库存量减少至某一数量指标时,应立即补充购货的系统最低存

贮量。订购点选择过大,将会使库存货物增加,相应地增加货物的存贮成本;订

购点选择过小,将会使货物短缺,而造成利润损失。所以,订购点的确定的实质

是如何选择补充购货的最佳时机。

2.订购批量Q

订购批量是指库存量达到订购点时,决定一次补充购货的数量。若订购批量

过多,则可能增加货物的存贮成本;若订购批量过少,则可能造成缺货,会导致

订购次数增多而增加订货成本。所以,订购批量是存储模型中最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