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工业分析检验复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采集天然水样时,应将取样瓶浸入水下面()cm处取样。
A、10
B、30
C、50
D、7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采集天然水样时,将取样瓶浸入水下面50cm处取样,主要是为了避免水面附近可能存在的杂质、微生物以及受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获取更具代表性的水样。
2.下列关于空心阴极灯使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空心阴极灯发光强度与工作电流有关;
B、增大工作电流可增加发光强度;
C、工作电流越大越好;
D、工作电流过小,会导致稳定性下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空心阴极灯发光强度确实与工作电流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工作电流可增加发光强度,但工作电流并非越大越好。若工作电流过大,会导致谱线变宽,测量灵敏度下降,还可能影响灯的寿命等;工作电流过小,会导致稳定性下降。所以选项C描述不正确。
3.自动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速度()。
A、快
B、快→慢
C、慢→快
D、慢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动催化反应是指反应产物本身能够对反应速率起催化作用的反应。在反应初期,由于产物浓度较低,催化作用不明显,反应速度较慢;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浓度逐渐增加,催化作用逐渐增强,反应速度加快。所以自动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快。
4.AgNO3与NaCl反应,在等量点时Ag+的浓度为()已知KSP(AgCl)=1.80×10-10
A、2.00×10-5
B、1.34×10-5
C、2.00×10-6
D、1.34×10-6
正确答案:B
5.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
A、I-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B、碘的颜色
C、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D、I-的颜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淀粉是碘量法中的专属指示剂,当溶液中有游离碘存在时,碘与淀粉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所以溶液呈蓝色是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6.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和2.0×10-12,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AgCl与Ag2CrO4的溶解度相等
B、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
C、二者类型不同,不能由溶度积大小直接判断溶解度大小
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对于\(AgCl\),\(AgCl(s)\rightleftharpoonsAg^{+}(aq)+Cl^{-}(aq)\),设\(AgCl\)溶解度为\(s_1\),则\(K_{sp}(AgCl)=[Ag^{+}][Cl^{-}]=s_1^2=1.8×10^{-10}\),解得\(s_1=\sqrt{1.8×10^{-10}}mol/L\approx1.34×10^{-5}mol/L\)。2.对于\(Ag_2CrO_4\),\(Ag_2CrO_4(s)\rightleftharpoons2Ag^{+}(aq)+CrO_4^{2-}(aq)\),设\(Ag_2CrO_4\)溶解度为\(s_2\),则\(K_{sp}(Ag_2CrO_4)=[Ag^{+}]^{2}[CrO_4^{2-}]=(2s_2)^{2}×s_2=4s_2^{3}=2.0×10^{-12}\),解得\(s_2=\sqrt[3]{\frac{2.0×10^{-12}}{4}}mol/L\approx7.94×10^{-5}mol/L\)。3.由计算可知\(AgCl\)和\(Ag_2CrO_4\)类型不同,不能仅根据溶度积大小直接判断溶解度大小。
7.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
A、基态原子
B、分子
C、激发态原子
D、离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这是因为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收特定频率的光,而原子吸收光谱法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通过测量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来确定元素含量。
8.反应式2KMnO4+3H2SO4+5H2O2=K2SO4+2MnSO4+5O2+8H2O中,氧化剂是()
A、H2O2
B、H2SO4
C、KMnO4
D、MnSO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该反应中,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KMnO4是氧化剂;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H2O2是还原剂;H2SO4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其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MnSO4是还原产物。
9.反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