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吸放热过程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放热过程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汽化——吸热过程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升华——放热过程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会“出汗”——液化——吸热过程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知识。在常见的物态变化中,晒在太阳下湿衣服变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此过程吸热。A选项灯丝变细是升华,吸热。C选项冰块变小是熔化,吸热。D选项饮料罐“出汗”是液化,放热。综上,答案选B。
2、关于浮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
B.浮力的方向与物体所受液体压力方向有关
C.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D.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浮力方向的知识。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产生的。在物理学中,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A选项“垂直向上”表述不准确;B选项浮力方向与物体所受液体压力方向无关;D选项方向错误。所以应选C选项。
3、将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文具盒受到的合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D.文具盒受到的压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平衡力的概念。平衡力是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都作用在文具盒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符合平衡力条件。B选项是相互作用力,C选项合力为0时才是平衡力,这里条件不符,D选项是相互作用力。所以答案是A。
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高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
B.闭合教室里一个开关,三盏灯同时亮,说明这三盏灯是串联的
C.使用试电笔时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D.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导致空气开关跳闸,原因是电路短路或者总功率过大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A错。一个开关控制三盏灯同时亮,可能是并联,B错。使用试电笔时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C错。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使空气开关跳闸,通常是电路短路或总功率过大,D正确。
5、在国际单位制(SI)中,下列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A.安培
B.牛顿
C.库仑
D.焦耳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知识。在国际单位制中,安培是基本单位。牛顿、库仑、焦耳均是导出单位。基本单位是构成单位制的基础,而安培在电学领域用于衡量电流强度,是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6、小孩站在岸边向湖面依次抛出三石子,三次的轨迹如图所示,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假设三个石子质量相同,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相等
B.沿轨迹3运动的石子落水时速度最小
C.沿轨迹1运动的石子在空中运动时间最长
D.沿轨迹1运动的石子在落水时重力的功率最大
答案:B
解析:
7、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B.使用冰箱时,电源插头插在三孔插座上
C.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
D.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安全用电知识。保险丝需用熔点低、电阻大的材料,铜丝熔点高,不能代替保险丝。使用冰箱插三孔插座、触电时切断电源、测电笔使用规范都是正确的安全用电做法。A选项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无法在电流过大时及时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8、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B.电阻率与导体的形状有关
C.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D.电阻率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阻率的相关知识。电阻率是导体材料的固有属性,与材料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导体的形状、长度和横截面积会影响电阻,但不会改变电阻率。在实际应用中,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差异明显,所以电阻率只与导体的材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