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考点: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
明清是中华文明的鼎盛与危机并存时期,封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繁荣,在
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点;
思想文化传承与交流并存,呈现出“承古萌新”的特征。
一、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引进、推广,粮食产量增加;江南等地
农业
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
手工业
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集镇出现专业分工;商帮兴盛,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有利于商
业资本集聚;白银货币化;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资本性借
商业
贷发展,出现庄票。朝贡贸易;清朝指定广州“十三行”管理对
外贸易
(1)明朝: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役由丁、田共同承
赋役担
制度(2)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
丁入亩”,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卫生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明末清初,
医疗西医传入中国
二、明清时期文化传承与交流
王守仁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出现提倡个性自由
思想
和反对专制的倾向,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明清小说思想性与艺术性突出。书法绘画更加多样化、平民化、
文艺
世俗化。昆曲长期流行;京剧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出现总结性科技著作,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科技西学东渐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等人主
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清政府任用汤若望等,并招揽西
方人才来到中国
图书
明朝的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收藏
【考点探究】
1.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
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明清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进步思
对主流
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符合
思想
历史发展的趋势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趋
对书法
势
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传统社会秩序松动和价值观念变化,
对绘画
致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风格独特、不拘成法的画家和画派
明清时期,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
对文学好的社会环境;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队伍扩
大
对文化江南地区科举状元人数明显多于北方;小说等文学形式的成就,南
教育方更为显著
3.明清时期市民阶层兴起带来的社会新变化
社会明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再是士人标榜的信条,仕途未明
风气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进一步导致传统社会等级的松动
个性明末启蒙思想家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反
解放抗封建礼教束缚
构筑价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
值体系等特点。市民阶层已开始构筑自己的价值体系
世俗文
戏曲、小说等“杂书”的消费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时尚
学发展
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
市民意
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
识觉醒
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