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含实训任务书)教案 第1--4章 概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原理---智能网联汽车通信与定位技术.docx
文件大小:72.3 KB
总页数:4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3.03万字
文档摘要

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PAGE7

教案

课程名称: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

授课教师:

适用专业:

教学单位:

编制时间:

2025年6月

目录

TOC\o1-3\h\u9244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教案 1

12959第一章概述 1

8464第二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原理 8

5889第三章智能驾驶决策、控制与执行 16

984第四章智能网联汽车通信与定位技术 23

23042第五章智能座舱 31

10082第六章ADAS 40

7640第七章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统 47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教案

第一章概述

课程名称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

课程类型

职业技术课

授课专业及对象

总学时

授课教材

教材名称: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赵春田,ISBN:978-7-111-77984-1,机械工业出版社,2025年6月4日。

教辅材料:

教学辅助视频、网络参考资料

一、教学任务目标

授课内容

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特点、智能等级划分及技术特征。

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架构及各层级功能。

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趋势与应用场景。

探讨智能网联汽车道德与伦理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对智能网联汽车有初步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他们通常对新技术充满好奇,但面对复杂的技术架构和伦理问题时可能感到困惑。因此,教学中需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整体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现状。

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等级划分及技术特征。

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架构及各层级功能。

认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趋势与应用场景。

探讨智能网联汽车涉及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及应用场景。

能够预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策略。

能够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道德与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思维。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强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特点、智能等级划分及技术特征。

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架构及各层级功能。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趋势与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架构的深入理解与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应对策略制定。

智能网联汽车道德与伦理问题的探讨与应对。

二、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架构、应用场景等内容的PPT。

实训设备:智能网联汽车模拟软件、计算机、网络环境等。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技术文档、行业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案例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就智能网联汽车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训设备,演示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

实训法:安排学生进行实训任务,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过程。

三、教学活动

(一)课前任务

预习教材:要求学生预习第一章的相关内容,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查阅资料: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思考问题:提出几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智能网联汽车相比传统汽车有哪些优势?”“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和思考。

(二)课堂教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一:课程导入

通过展示智能网联汽车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案例,引出本课程的教学主题。

认真聆听教师的介绍,感受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广阔前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环节二: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逐一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特点和优势。

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的讲解,记录关键知识点和疑问点。小组讨论智能网联汽车的特点和优势。

使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环节三: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等级划分

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等级划分标准,包括L0到L5的不同等级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的讲解,记录关键知识点和疑问点。小组讨论不同智能等级的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使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等级划分标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