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字化助推义务教育入学流程再造的研究与实践.docx
文件大小:20.9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3.63千字
文档摘要

数字化助推义务教育入学流程再造的研究与实践

义务教育入学是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入学政策,为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或少年提供入学服务。以往,通常是家长到自家附近的学校提交相关信息材料,诸如户口本、房产证等。学校先登记这些信息,查验证件后,再通知家长其孩子是否被录取。在信息技术发展助力下,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利用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应用,优化再造入学流程,规范招生入学行为,促进教育服务便捷、公平。

构建入学报名系统,优化业务流程

根据义务教育入学的关键业务内容,我们对其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图1),通过统一的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入学信息登记、电脑随机录取等功能,方便招生入学流程,减轻群众负担[2、3]。

入学业务流程的第一个业务环节是数据共享与治理。这个环节的数据内容包括适龄入学儿童信息、招生学校信息。小升初的适龄入学少年信息主要从学籍系统中毕业年级获取。幼升小适龄入学儿童信息(包括本地户籍及外地随迁子女的信息)可以从当地大数据中心的政务数据共享服务中获得,包括他们的身份信息、户籍或居住地址。通过这类地址信息,我们摸排相应地址范围对口学校的学额数与学额需求之间的供给关系。同时,为了最大化了解学额需求,我们还可以从教育部门幼儿园大班毕业的信息中去获取适龄入学儿童信息。

以A市为例,为了解小学一年级的学额需求,我们将幼儿园大班毕业适龄入学儿童作为X集合,当地公办部门的适龄入学儿童作为Y集合。将X、Y两个集合里的数据通过姓名和身份证信息进行比对,形成×、Y集合的并集,作为当年度入学儿童的学额需求。

在并集的基础上,我们将两个集合的数据进行清洗梳理,形成适龄儿童入学的信息草表,供家长修改确认。这些信息主要包括儿童的个人身份信息、户籍地址、居住地址及其监护人信息。对于非当地户籍的适龄入学儿童,我们会根据当地入学政策,获取其监护人的相关信息。

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互通,减少信息采集次数,在设计适龄儿童入学信息表时,我们结合了国家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的要求,将学籍管理所必需的信息也一并在入学时采集。在这个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需求,制定适龄儿童入学信息采集规范,确定要采集的数据内容及数据格式要求等。根据此入学信息基本规范,我们对不同部门获得的数据内容进行清理。以A市为例,在两个集合里,交集部分的适龄儿童涉及的个人身份信息、户籍信息均以公安部门提供的内容为准,幼儿园大班毕业信息仅作为入学信息基本规范中其他数据内容的补充。

在这个业务环节,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摸排本地区即将入学的适龄儿童数量,另一方面要摸排招生学校的数量及学校的划片对口范围、学校招生计划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摸排获得的数据,可以合理设置教师招聘计划、教室数量等,根据摸排情况,可以在当年度的政策文件中明确招生学校及其招生计划、学校的划片对口范围及学校的分配录取规则与方式。

第二个业务环节是面向家长进行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的确认登记。我们将第一个环节从不同部门获得的数据进行清理,根据入学信息采集规范表,系统生成入学信息登记草表。在这个业务环节,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业务需求或工作特点,将草表发放给家长进行确认。由于这个部分的信息是后续儿童入学的重要依据,因此,这个信息修改和确认的环节相当重要。

以A市为例。在此环节,我们通过幼儿园大班或小学毕业年级的班主任向家长发放信息登记草表。家长在草表上进行确认后交给班主任。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在现场与家长面对面确认,对提交的表格逐一在系统上修改确认,家长看过无异议后打印生成信息登记表。信息登记表由家长确认信息无误后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给家长留存,回执留存于学校。

第三个业务环节是开展公民同招[4]。完成信息登记的家长要在此环节确定去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就读。凡是报名公办学校的学生,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政策为学生分配学校。公办学校的分配方式一般有划片对口、多校划片电脑派位、统筹分配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提前发布相关政策文件,供家长详细了解入学相关政策信息。

针对学生信息验证问题,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会根据招生政策,从当地大数据中心共享的政务信息中获取相关证件材料的数字化信息。以A市为例,其政策文件中规定,“随申办”或“一网通办”网站中的电子证照与纸质证件可同等效力使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会陆续发送公办小学入学告知信息。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参加公办学校第二批验证。

报名民办学校的学生将被统一采用电脑随机录取方式,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严格规范电脑随机录取程序。以A市为例,如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的,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电脑随机录取使用全市统一软件,实施全程录像,鼓励各区在电脑随机录取过程中引入公证机构参与。录取过程向市、区两级教育行政、督导、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