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
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已经证明,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人民的生存根本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
第二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
这一战略安排,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
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即在2035年实现。
?
在这一阶段,主要目标要求是:
?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
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