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不包括()
A.爱国
B.敬业
C.奉献
D.友善
答案:C
2.道德的功能不包括()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惩戒功能
D.调节功能
答案:C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全体社会成员
D.国家机关
答案:B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答案:A
5.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理想
答案:A
6.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关键是()
A.尊重
B.宽容
C.平等
D.诚信
答案:A
7.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委员会
答案:B
8.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
B.团结友善
C.诚实守信
D.敬业奉献
答案:C
9.下列不属于我国刑罚种类的是()
A.管制
B.拘留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答案:B
10.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法律素质
D.文化素质
答案:AB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爱岗、敬业、奉献、友爱
答案:ABC
3.良好的社会公德包括()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答案:ABCD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A.平等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BCD
5.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包括()
A.宪法相关法
B.民法商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答案:ABCD
6.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
答案:ABCD
7.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有()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养成守法习惯
答案:ABCD
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答案:ABCD
9.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答案:ABCD
10.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
A.诉讼法
B.非诉讼程序法
C.仲裁法
D.人民调解法
答案:A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答案: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答案:对
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不受年龄、性别、民族等因素影响。()
答案:对
4.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
答案:对
5.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答案:对
6.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对
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答案:对
8.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答案:对
9.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特权存在。()
答案:对
10.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
答案: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答案: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2.简述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答案: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3.简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答案: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4.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
答案: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五、讨论题(每题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