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师德师风教育.pptx
文件大小:2.3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3.34千字
文档摘要

大学师德师风教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内涵与价值体系

02

教师行为基本规范

03

师德建设实施路径

04

教育实践应用场景

05

监督评价改进机制

06

长效机制建设方向

01

内涵与价值体系

师德师风基本概念

师德定义

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师风定义

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职业风气和精神风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师德师风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教育伦理核心要求

尊重学生

敬业爱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无私奉献。

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刻苦钻研,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积极与同事、学生、家长等各方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德育为先

教师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1

因材施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

02

示范引领

教师应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教师道德风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03

教书育人

教师应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04

02

教师行为基本规范

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工作。

教书育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融入专业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谨治学

秉持科学精神,严谨治学态度,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团结协作

发扬团队精神,与同事、学生和其他相关方保持良好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职业操守十项准则

师生关系边界标准

尊重学生

保持距离

公平公正

正确引导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需求,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公正评价学生,确保教育公平。

保持适当的师生距离,避免过度亲密或不恰当的关系,维护教育纯洁性和学生身心健康。

在学业、生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术诚信红线要求

杜绝抄袭

严谨引用

真实记录

遵守规范

严禁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保持学术独立性和原创性。

在学术研究中,应明确标注引用他人观点、数据和研究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在学术记录中,应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研究结果和学术过程,不伪造、篡改数据。

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不参与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自觉维护学术声誉和学术秩序。

03

师德建设实施路径

常态化教育培训

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定期开展师德课程,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设立师德教育课程

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等开展师德讲座,分享师德建设经验和心得。

举办师德讲座与研讨

培养教师严谨的学术态度,遵守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典型示范引领机制

树立师德典范

通过评选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树立正面典型,引导教师学习。

01

宣传师德先进事迹

利用校内外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师德先进事迹,营造良好师德氛围。

02

强化榜样引领作用

组织教师学习师德典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教师自我提升。

03

师德承诺制度保障

制定师德承诺书

明确教师应遵守的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教师签署师德承诺书。

实行师德考核与奖惩

建立师德监督机制

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师德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进行惩处。

设立师德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师生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举报,及时查处并公开通报。

1

2

3

04

教育实践应用场景

课堂教学规范体现

严谨治学

激发学生兴趣

遵守教学纪律

公正评价学生

教师应认真备课、上课,确保教学内容准确、充实,不敷衍塞责。

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迟到、早退,确保教学时间。

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应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偏袒或歧视任何学生。

科研指导责任落实

科学选题

严谨过程

成果共享

学术诚信

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有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避免盲目跟风。

教师应全过程指导学生科研,确保研究过程科学、规范。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分享,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教师应教育学生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尊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爱学生

教师应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