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考前冲刺练习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文件大小:36.46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33万字
文档摘要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考前冲刺练习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_______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

B.年青以致踌躇满志

C.年轻以致自鸣得意

D.年青以至自鸣得意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运用。“年轻”侧重年龄不大,“年青”指处在青年时期。干部队伍用“年轻”合适。“以至”表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表不好的结果,②句用“以至”恰当。“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成就很满意,“自鸣得意”含贬义,③句用“踌躇满志”更恰当。综合来看,A选项最符合语境。

2、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美国学者赫钦斯提出的。1968年他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理想,浸透着他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是对当时教育上国家主义、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等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采纳了赫钦斯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较之赫钦斯对学习化社会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理解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1986年,著名教育学者胡森的《再论学习型社会》,将“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教育的一个主题,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失业以及“知识爆炸”等带来的挑战。这些论述进一步提升了学习型社会概念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影响力。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得到强调,认为终身教育是适应职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该书还使用了胡森所创制的“教育社会”的概念,突出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强调现代教育传播手段、职业生活、文化与娱乐活动的教育潜力,畅想“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

1998年,兰森教授在《处在学习型社会》一书中,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会民主的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他认为,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他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末对学习型社会的新认识。

下列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

B.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

C.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

D.现代教育传播手段、文化娱乐活动等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教育作用。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A选项是对学习型社会形态的认识,并非“教育社会”特点。C选项,文中提到要突出现代教育传播手段等的教育潜力,意味着学习可通过多种非传统方式进行。D选项,强调了现代教育传播手段等发挥更大教育作用。B选项中“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并非“教育社会”的特点表述。综上所述,答案选B。

3、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目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B.男子网坛两大巨头的决战持续近6小时,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在球迷面前,这场决赛开启了世界男子网球赛的新时代。

C.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D.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答案:C

解析: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