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教育考研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7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59千字
文档摘要

教育考研面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

2.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3.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

4.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发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8.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

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涂尔干D.福禄贝尔

9.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10.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

2.下列属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容的有()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E.劳动技术教育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4.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A.复杂性B.创造性C.连续性D.广延性E.长期性

5.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对学生的研究B.对社会的研究C.对学科的研究

6.教学原则包括()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

7.德育的途径有()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D.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E.班主任工作

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

A.观察法B.谈话法C.书面材料分析法D.调查访问法

9.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有()

A.柏拉图B.孔德C.涂尔干D.凯兴斯泰纳

10.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

A.教学目的和任务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学生的实际情况D.教师自身的素养E.教学时间和设备条件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3.遗传素质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

5.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7.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

8.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成立了班委,健全了班级管理制度。()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10.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案: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选择和提升文化、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2.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包括道德素养,如师德;知识素养,涵盖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等;能力素养,像教学、组织管理等能力;心理素养,保持良好心态等。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4.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案: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在教育中如何平衡个性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