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Tracker软件赋能平抛运动实验的精准探究与教学革新.docx
文件大小:21.6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38千字
文档摘要

Tracker软件赋能平抛运动实验的精准探究与教学革新

引言

平抛运动因其复杂的曲线特质,向来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大挑战。因实验环境和教学器材的限制,致使对平抛的定量探究难以企及理想的教学成效,学生也难以透彻把握其中的物理精髓。而Tracker软件的出现,为这一困境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它基于开源物理(OSP)Java框架打造,是集视频追踪、分析与建模于一体的强大工具。通过对视频的深度解析来追踪目标运动轨迹,迅速完成数据分析,精准归纳物理规律。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借助视频分析和建模,能为学生营造真实且充满意义的学习场景,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平抛运动,有力推动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双重提升。

教材中“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不足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3节,展示了三种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方案。一是频闪照片。该方案利用频闪照片记录平抛物体位置,从而得出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以研究相应规律。然□丁焕平王锕朱静而,频闪照相对设备性能、环境条件以及图像处理能力均有严苛要求。这导致教学时教师大多直接呈现处理后的图片,极大地降低了课堂的互动氛围与生成效果,学生也无法充分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体验感大打折扣。二是对比和描迹。先对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对照分析,进而推导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规律,随后运用传统器材绘制平抛轨迹并明确时间间隔,以此探究水平方向规律。但传统器材的精度不足,难以精准确定轨迹,从而导致实验产生较大误差。三是传感器与计算机协同。拓展学习栏目“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描绘平抛轨迹”方案优势显著,能便捷描绘轨迹,还可由计算机得出初速度等物理量,数据采集精度高且效率佳。然而,因实验经费等因素限制,这套设备在中学的普及率低,从当下实际状况权衡,现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与价值。

利用Tracker软件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结合上一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否利用“化曲为直”的思想从分运动去研究平抛运动。学生根据平抛运动初速度的特点,通过受力分析猜想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猜想是否正确呢?接下来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首先用手机记录物体平抛运动过程,再经计算机上的Tracker软件分析处理数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具体步骤如下。

1.视频录制

用智能手机录制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视频,录制时保证镜头正对小球运动的平面,再将视频同步传到电脑。

2.视频处理

打开Tracker软件,导入小球平抛运动的视频。利用软件中的播放功能设置要分析视频的起止帧,选择定标工具对长度定标,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轴建立坐标系。选定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并视作质点,选择“轨迹一新建一质点”按钮,创建质点对象,对质点进行追踪。对视频中的小球进行逐帧定位,如图1所示。

图1平抛运动质点追踪

3.数据处理,探究规律

(1)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如图1所示,小球水平位移与运动时间的运动学图像呈显著直线特征,利用Tracker软件自带数据处理功能对该图像进行线性拟合,也可以利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依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x:=v0t可知,图像斜率即代表小球水平方向的速度,其大小近似为1.08m/so?通过上述分析过程,可以得出结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并且测量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为1.08m/s。

(2)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对竖直方向的位移进行分析,得到竖直方向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呈明显抛物线。利用ExceI对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at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约为9.8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加速度值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接近。通过上述分析过程,可以得出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3)讨论平抛运动分运动的可能性

在矢量的范畴中,力的分解若无限制条件将产生无数种结果。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因其描述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皆为矢量,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平抛运动的分解亦存在无穷可能性。

控,平抛运动能够实现沿各类不同方向的正交分解操作。如图2所示,当×轴与水平方向形成特定角度时,其相应的运动分解情形得以清晰展现。观测图像发现,×-t与y-t图像呈抛物线形状,经数据拟合,其结果契合二次多项式规律,这表明在×轴和y轴方向上小球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平抛运动物体所受到的力为恒力,经正交分解后的分力亦为恒定,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各分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图2平抛运动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正交分解

在课堂教学中,动态地对×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予以改变,学生能够从Tracker软件右侧图像中直观地观察到x-t与y-t图像的动态变化,这一举措增强了课堂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