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第8章:颌骨疾病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颌骨解剖与病理基础颌骨炎症性疾病颌骨囊肿与肿瘤颌骨发育异常疾病颌骨创伤修复技术颌骨疾病前沿进展
01颌骨解剖与病理基础PART
颌骨组织结构特点6px6px6px颌骨分为上颌骨和下颌骨,形态不规则,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颌骨形态颌骨表面覆盖有骨膜,骨膜上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颌骨表面颌骨骨壁较薄,内部含有许多小孔和腔隙,血管和神经穿行其中。颌骨骨壁010302上颌骨和下颌骨内有牙槽突,容纳牙齿的牙根。牙槽突04
常见病理改变类型颌骨囊肿颌骨内形成囊性病变,常位于牙根或牙槽突附近。01颌骨肿瘤颌骨内或表面形成肿块,可良性或恶性,需进行病理检查确定。02颌骨骨折颌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骨折,常伴随牙齿和软组织损伤。03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发生炎症,常见于牙源性感染。04
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最为常见,由于牙根或牙周组织发生病变,导致囊肿形成。颌骨肿瘤可能与遗传、环境、牙源性等因素相关,发病机制复杂。颌骨骨折外力直接作用于颌骨,导致骨折,常见于摔倒、交通事故等。颌骨骨髓炎牙源性感染最为常见,如根尖周炎、牙髓炎等,感染扩散至颌骨骨髓。疾病发生机制概述
02颌骨炎症性疾病PART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起病急骤,常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局部疼痛剧烈,压痛明显;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症状较轻,但可反复发作,有窦道形成和死骨排出。化脓性骨髓炎诊疗要点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CT和MRI可更准确地显示病变范围和死骨部位。影像学检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行手术引流;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则需通过手术彻底清除死骨和窦道,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治疗原则
放射性骨坏死特征分析6px6px6px有放射治疗史,常在放疗后数月至数年内出现。病史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CT和MRI可显示病变范围和深度。影像学检查局部疼痛、肿胀,可形成瘘管和死骨,严重时可导致病理性骨折。临床表现010302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坏死骨组织,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治疗原则04
由牙齿或牙周组织感染引起的颌骨炎症,常有牙痛、牙龈肿胀等症状,X射线检查可见牙周骨质破坏。多见于长骨,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但无瘘管形成。多见于梅毒患者,常有梅毒病史和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但无瘘管形成。有放射治疗史,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但无牙痛和牙龈肿胀等症状。特异性感染鉴别诊断牙源性感染结核性骨髓炎梅毒相关性骨炎放射性骨坏死
03颌骨囊肿与肿瘤PART
牙源性囊肿分类标准牙源性囊肿包括根尖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等。01非牙源性囊肿包括面裂囊肿、血外渗囊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等。02牙源性囊肿特点来源于成牙组织,包括牙冠或牙根;多位于颌骨内,可含有牙齿;生长缓慢,早期多无症状。03
成釉细胞瘤临床特点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是一种牙源性上皮性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有局部侵袭性床表现颌骨膨隆、面部畸形、牙齿移位或松动等;有时伴有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发病年龄与部位好发于青壮年,多发生在下颌骨,尤其是下颌磨牙区。复发与转移如切除不彻底,复发率很高;但基本上无转移倾向。
骨源性肿瘤影像学表现良性骨源性肿瘤包括骨瘤、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等;X光表现为边界清晰、骨质破坏的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恶性骨源性肿瘤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包括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X光表现为骨质破坏严重、边界模糊的虫蚀样或不规则形透光区。可引起颌骨膨隆、牙齿移位或松动等;恶性骨肿瘤可侵及周围组织,甚至发生远处转移。123
04颌骨发育异常疾病PART
颌骨畸形遗传因素颌骨畸形可能由基因突变导致,这类突变可能是遗传性的,也可能是自发性的。基因突变遗传模式包括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这些遗传模式可能导致颌骨畸形在家族中传递。遗传模式环境因素如孕期母体营养状况、药物暴露等也可能影响胎儿颌骨发育,导致畸形。环境因素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因治疗方法临床表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组织被纤维组织替代,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累及单个或多个颌骨,表现为颌骨膨隆、面部畸形、牙齿移位等症状。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植骨修复颌骨缺损等,以恢复面部形态和功能。
颌骨发育不全处理早期诊断早期发现颌骨发育不全至关重要,有助于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01矫正治疗对于轻度的颌骨发育不全,可通过正畸矫正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面部美观和咀嚼功能。0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颌骨发育不全,可能需要通过正颌手术等方法进行矫正,包括截骨、植骨等手术步骤。03
05颌骨创伤修复技术PART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通过跨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