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评估与治疗
专家共识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邓先堂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孙天胜现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主任医师,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NeuralRestoration(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为《医学参考报-骨科频道》执行副主编和《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概述1.本《共识》涵盖伤后6周内的外伤性胸11-腰2骨折脱位,伴有或不伴有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损伤。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不包括未成年人胸腰段骨折脱位及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晚期康复治疗的患者;不包括病理性、骨质疏松性,及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骨折脱位;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院前急救2.对怀疑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给予脊柱的有效制动,在病人的搬运、转送、检查等过程中,也应注意正确的方式;在脊柱制动的前提下,应迅速的转送附近的II级以上医院;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诊断与评估(一)诊断3.诊断标准:①外伤史;②腰背部疼痛、胸腰段压痛及叩击痛;③伴或不伴有下肢/直肠、膀胱神经功能障碍;④影像学存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征象。均符合上述标准后诊断可确立。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二)评估(综合评估、病史、局部查体、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A综合评估4.建议通过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对患者骨折形态、神经功能状态、后方韧带复合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5.骨折形态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牵张损伤及旋转损伤;还可使用AO及Denis分型对骨折进行分类;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6.神经损伤类型包括: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以及马尾神经损伤和单纯脊髓圆锥损伤;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分为不完全或完全性损伤;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7.后方韧带复合体的状态,主要分为无损伤,不全损伤,及完全断裂;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8.推荐每一个可疑存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该针对病史、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做出个体化评价;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B病史9.应详细的采集病史,询问致伤因素、受伤机制,了解神经功能状态的演变过程,了解其治疗的过程及效果;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C局部查体10.应观察有无皮下淤血和胸腰段后凸畸形,常规触诊各个棘突及棘突间隙,判断是否存在棘突间隙空虚及棘突间距增大,棘突间是否存在台阶感;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D神经功能检查:11.应仔细评估神经损伤的类型,鉴别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以及马尾神经损伤和单纯脊髓圆锥损伤;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完全性损伤或完全性损伤等,并判断神经损伤的感觉平面、运动平面、神经平面等;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12.需反复多次的神经学检查以了解神经功能演变的过程,神经学检查重复的频率应根据病人的状况个体化,但伤后前3天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13.推荐依据ASIA标准进行感觉和肌力的检查,并使用AIS和/或Frankel方法对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分级;必须检查肛门感觉及肛门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以鉴别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14.建议在临床应用ASIA标准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查体,尤其是对于肌力的检查,不仅只局限于关键肌;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E影像学检查选择15.应常规进行X线检查,用于骨折部位及类型的初步评估;16.对于多发伤及高能量损伤(高于3米的坠落伤或车祸伤等)患者,建议拍全脊柱X线片;对合并神志不清的外伤患者,建议常规行全脊柱的X线检查;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17.X线片应观察骨折的形态及脱位的有无和程度,测量椎体压缩的程度和后凸畸形的大小,测量并比较棘突和椎弓根间距有无增宽;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18.常规行CT检查和/或三维重建,观察上述指标的同时,观察椎间隙、棘突间距、椎体间、关节突间相对关系的变化;观察骨折在矢状面、水平面的粉碎程度,观察并测量椎管侵及情况;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19.对于高能量导致的多发伤患者,对全身情况不稳定的患者,推荐应用多排CT快速扫描,以迅速明确诊断,减少诊断时间;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20.当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时应常规行MRI检查,观察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的状态;当X及CT检查怀疑有椎间盘及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时应行MRI检查;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21.对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可在伤后72小时再次行MRI检查,有助于判断脊髓损伤的预后;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22.对于X线、CT扫描正常,但临床查体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应行MRI检查;急性胸腰段脊柱脊
治疗23.治疗原则:尽早的制动脊柱,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