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腹腔引流管的护理.docx
文件大小:17.3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固定
引流管通过缝线固定于皮肤,均接引流袋,每根引流管均应注明放置部位。腹腔引流袋固定的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腹腔感染。对于卧床患者,应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病床两侧。既要保证引流管无扭曲和受压,又不可过度牵拉引流管;协助卧床患者翻身或更换体位前,应先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因牵拉导致引流管脱出;患者下床活动前,应先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患者的衣裤上面。
2、通畅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应经常挤压引流管,一般每隔1~2小时挤压1次。挤压时左手固定近端,防止因牵拉引起患者疼痛和管道拔出,右手向远端用力牵拉并挤压引流管,反复挤压数次。准确记录每小时引流量、颜色和性状等。
3、卧位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半坐卧位,这样不但使患者舒适,而且有利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充分引流和使胸廓活动更为充分。从而尽可能的预防肺部感染、膈下积液和腹腔积液诱发感染。促进肺功能及早恢复。
4、无菌
严格无菌操作:腹腔引流袋一般每日应该更换1次。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5、观察
护士应密切观察腹壁戳孔处有无渗血、渗液、脓性分泌物以及皮肤红肿等异常情况。出血一旦出现引流液量增多、颜色鲜红,应考虑腹腔活动性出血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加快输液速度。腹腔感染一旦腹腔引流液由淡红或淡黄的清亮液变为黄褐色或白色、粉红色粘稠液体,患者出现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