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过年宅家日记-防疫当前宅家过年日记.docx
文件大小:16.7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4.08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7页

过年宅家日记-疫情当前宅家过年日记

2025年过年宅家日记_疫情当前宅家过年日记“足不出户”四个字是今年过年最真实的写照。关于过年宅家的日记怎么写?

下面WTT给大家整理了2025年过年宅家日记,仅供大家参阅。过年宅在家的日记1

八点的时候我妈按例叫我起床吃饭,我没起。

十点半的时候我醒了。刷了半个小时的微博,然后看了两集电视剧,我最终打算要起床了。下去后我先喝了一杯水,然后看到了我的零食。于是我搬了个小马扎,拿着零食,坐在阳台上晒太阳。

首先我吃了一条士力架,然后又回客厅冲了个奶茶。士力架吃完后我开了一包亲亲薯片,奶茶太烫了就渐渐吸溜着喝。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也不知道大家都在家里干嘛呢,会像我一样无聊吗。听着我爸看手机扫瞄器里的电视剧片段,那个声音似乎是杨蓉的。晒了一会后觉得觉得太刺眼了,于是我就转了个身,背对着太阳连续吃薯片喝奶茶。我爸让我过去吃午饭,我拒绝了。连续吃我的薯片。不知道我一口可以吃多少个薯片,十个可以吗?欸可以哈哈哈。一听电视里传出来杨幂的声音,再听见一声“顾里”,好了我知道是小时代了。没想到我爸还看这个。

今日太阳可真大啊,我可以趁太阳能水热去洗个澡了。真是个好方法。洗完澡不想吹头发,我打算让它晒晒太阳自己晾干。但是在阳台看电脑屏幕太黑了,so我只好转移到沙发。看完四集电视剧我打算和我妈玩一哈。

四点半,被我妈叫去吃饭,算是晚饭吧。吃完后在客厅溜达了溜达然后拿起手机刷抖音。实在太无聊了我又去缠着我妈撒泼打滚。“好无聊啊啊啊啊”“无聊你上大街,现在大街上可一个人都没有。人家说的对,狡猾待在家,不给国家添麻烦。”

现在六点半,我又躺在了床上,拿着手机,也不知道该干点啥。

哦对,闲得我称了个称,成功胖回了五斤!!!“我明天不吃东西了!哼!”过年宅在家的日记2

今日是正月初三,本应当去给母亲拜年,但今年是特别时期,政府提倡不出门、不拜年,为了家人的安全,我只有给妈妈打拜年了,母亲格外理解,吩咐我们千万别出门。

弟弟年前就订了三桌饭,现在只能白付费了,商家也无奈,他们损失更沉重!弟弟没有预备蒸碗,我给他们预备的蒸碗也送不成,他们这个年确定没蒸碗

吃!

一大早,我们小区的群里李米荣师傅就发了一个帖子,是这样写的:

《早上好!2025正月初三》街静人稀道路空,

菜香布满无炮声。家里自饮看电视,鼠年学鼠窝洞中。病毒无情人有情,亙不走动情更浓。待到春暖花开时,亲朋再聚乐融融。

正是这几天的生活写照!

同学群里有人发如下的帖子:

大家最终都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日子:大人不用上班,

孩子不用上学,想吃就吃,

想睡就睡,

老公不出去野了,老婆不出去浪了,

家里老人也不出去闲逛了,

全家人待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不吵也不闹了!

多好!

这就是幸福!

以前限个车号,你不情愿,

限单双号你意见大,现在狡猾了吧,限人,还嘚瑟不!

以前总艳羡和向往猪过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这两天最终过上了猪的生活。才过了两天就觉察,猪过的太不简洁了。

唉,人不外出活动,憋得慌!

小区物业也发通知:依据《陕西省突发公共卫生大事1级应急预案》结合陕西省当前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从今日开头,将对本小区进展以下防控措施:

公共区域消毒早、晚各一次。对出入人员进展登记、测温、排查,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车。

定时开放小区大门:早6:30--晚22:30。外来人员和车辆制止入内。

为了家人的安全,尽量削减外出的时机,尤其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家里有宠物的业主最近尽量不要带宠物下楼,或者选择小区居民活动低峰时间段,给宠物做好消毒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自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安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乐观行动起来,组织各方力气开展防控,实行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集中势头。

各街道、村组、社区已全面进入“战备”状态,以战斗姿势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让宽阔人民群众安心、放心、有信念!

过年宅在家的日记3

一觉醒来,拿起手机,WH封城了。

家里没什么菜,还是有必要外出采买一趟。

第一站,药店,口罩脱销,留下预订,说下午进货,到现在晚上了,也没人通知,估量悬了。

其次站,超市,挑了各种蔬菜。

拿不动了,送回家,再出门采买一次。

干脆连明天年三十的年夜饭菜也买了,卤牛肉、鸡爪、白斩鸡之类。在小区外围步行一圈,少有行人,只当闲逛,顺便在3m超市买了一些零食,做好尽量不出门的预备。米面油倒是充分的。

想起那年非典,我们困在一城,担惊受怕,连蔬菜都没得吃。回家刷刷手机,来自八方的消息看得越多,心里越沉重。

给爸爸打,他叫我们最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