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西方文论 笔记.pdf
文件大小:387.38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2.06万字
文档摘要

西方文论

第一章上古时代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一、简述古希腊时期的诗与哲学之争。

1、基础:史诗和神话反映了早期希腊人的宇宙观和对世界的理解,也表达了他们关于美

德和正义的观念。古希腊人不仅了解一些英雄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从中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

谈话方式和多种多样的实践知识。

2、本质:诗与哲学之争实际是表象与真理之争。早期哲人在对诗人的批评中建立哲学的

自觉,他们批评的标靶不是文词的优美与否,而在于诗人的教导是否合乎真理。他们认为,真

理比优美更重要,诗人优美的文笔则更容易误导大众。

3、诗与哲学的分歧主要体现在:

(1)从认识程度来看,诗人是故事的讲述者和叙述者,对世界本性的了解是偶然的、模

糊不清的。而最初的哲人都是自然科学家,是真理的发现者,是对物理世界的严肃探讨者。

(2)从风格精神来看,诗人用韵文写作,善于讲述故事,思想比较传统保守,而且诗人

易于形成团体,产生错误思想;而哲学家用散文写作,擅长运用理性思维,思想相对自由开放,

更重视个体的革新与创造。

(3)从研究领域来看,

①在宇宙论上,诗人用人形的神谱解释宇宙的起源;而哲学家用抽象的、非人格化的理性

术语解释宇宙起源。

②在神学上,诗人坚信众神的正义;而哲学家反对神、人同形同性,认为神圣之不可知。

③在知识与现实的关系上,诗人关注神和人的知识之间的距离;而哲学家认为感官不可靠,

难以发现现象背后的真知。

④在社会政治上,诗人关注人类社会的起源和人的命运;而哲学家关注修辞术和民主政治。

⑤在伦理学上,诗人反映复仇的正义、控制的激情和如何生活的更好等主题;而哲学家关

注自由和必然性等主题。

(4)从内容形式来看,

①诗人声称得益于缪斯之助,讲述真实的历史;而哲学家求真。

②诗人关注宏大主题,如战争主题、宇宙和人生秩序、人的生存状况等;而哲学家注重本

质和原则问题。

③诗人不再局限于一个情节和一个传说,而是对希腊传说的整合;但是哲学家更倾向于解

说一切事物。

③诗人注重细节,因而诗结构松散;而哲学家认为哲学是比诗更为高超的叙述技巧,哲学

也是一种叙述,是关于第一因的叙述。

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所持“摹仿说”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承认文艺的本质是“摹仿”,但对摹仿的原则有着分歧,其根本原

因在于对世界的认识不同。

1、柏拉图的摹仿说建立在“理念论”的哲学基础之上,认为文艺摹仿的客体只是感觉世

界,不是理念世界,而感觉世界不是真实体,因而根本否认了摹仿客体的实在性及文艺的认识

作用。

2、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建立在“实体论”和“原因论”的哲学基础之上,认为文艺摹仿

的是“第一实体”,不仅能反映事实的真实面貌,还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三、试评柏拉图的文艺功用论。

1、柏拉图的文艺功用论,与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是密切联系的。

(1)政治上,坚持奴隶主贵族派立场,反对奴隶主民主派政治。他的理想国公民分为三

等:哲学王、军人和平民。各个等级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不许互相干扰,不许互相代替。

-1-

(2)理想国的四种德行: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2、柏拉图深知文学艺术对人的心灵的深刻影响,认为文艺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

心灵;可以培养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因而,他十分重视文艺教育对培养理想国保卫者的

巨大作用,对古希腊文艺进行了严格审查,指出了当时文艺的两大罪状。

(1)古希腊文艺亵渎神灵,丑化英雄,“最严重的毛病是说谎,而且谎还说得不好”。他

认为,艺术的使命是培养合格的城邦保卫者。只有正确的诗人才被允许进入理想国,诗人和立

法者是竞争对手,他们都试图塑造人的生活。

(2)古希腊文艺摧残理性,滋养性情,“对于听众的心灵是一种毒素”。他指出,摹仿存

在道德风险,会影响人的性格尤其是青年人,引发哀怜癖和感伤癖,甚至伤风败俗。

3、总之,柏拉图重视文艺对社会的功用,主张文艺要为政治服务,强调文艺批评的政治

标准。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建立其“理想国”的贵族政权为目的的。

四、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创作论。

1、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一件重要、完整、颇有规模的行为的摹拟,它使用美化的语言,

分用各